。然而,事实已无可挽回。前行之路一旦选定,纵是步步荆棘,也得咬牙走完。人仗着所学本领,独自挺了过来。都常常打听其他人的讯息,相互耳闻。如今二十年过去了,观照时下,少年子弟江湖老,人都已鬓发如霜,不复青春年少,红颜朱华。每每念及同门之谊,想到当年那无谓的混战,无不感叹良多,唏嘘不已。
慕容扫北名闻两淮,势力雄厚,在人之中,尤显得风生水起。然而,对当年的事一直耿耿于怀。打听得其他七人的落脚之地后,欲借着这次庆祝六十岁生辰,邀请七人前来。趁着尚且健在,消解当年的仇怨,再叙一叙同窗之谊。有生之年了却这一桩心头大事后,再无抱憾了。因有此念,他写下了请柬,在给七人的请柬末尾附上了当年的连句,吩咐弟子分路送去。
其他七人,也都有消除仇怨、再叙同门情谊的想法。接到慕容扫北的请柬后,想到了同门间深厚的友谊,无不含泪拆阅。时隔二十多年不见,当真见字如见人。
当那七人看到慕容扫北附在请柬末尾的连句。便想起了年少之时,同在神剑山庄学剑的一幕幕。垂暮之际,再回想年少之事,仿佛又重新亲自经历了一遍。原来时光不会骗人,走过的每一步都刻在了年月里,被一个叫作曾经的盒子封存着。一经打开,才看到了另一个年月里的自己,当时年少不知味,只有重新品味时,才能辨别其中的酸甜苦辣。就算是最平常,最不起眼的日子,那都滋味无穷。那个年月里,铭刻着共同的青春年华。因为共同拥有,变得分外珍贵。
那七人收到请柬后,无不慨然答允,都决定要在四月初这天,来秋暝居了结二十年前的宿怨。
除了慕容扫北之外,其他七人彼此亦有联络,邀在醉香楼同聚,再一道去秋暝居给慕容扫北拜寿。收了弟子的,想让自己的弟子去结识结识师兄弟的门徒。陆孝濂派屠大郎先来,自己赶后。黄天荡派于通海先来,自己却在后头。
然而隔了二十年互不见面,人的形貌有所改变,担心见面之后认不出来。有徒弟的,更是生怕徒弟们彼此不认识,而致错过。陆孝濂便将师兄弟人的故事给屠大郎说了一遍,将那七句连句给他看,要他背熟。吩咐屠大郎到了南京城外醉香楼时,若遇到其他的师叔师伯,或是其子侄弟子,便将连句说出来,以作相认的切口。
却是屠大郎最先赶到醉香楼,因想着还有其他人,先订了两张桌子,以方便接待。萧爻进店时,屠大郎见萧爻是一练家子。说出了切口中第一句‘凤鸣九天知秋来’。试探萧爻,倘若萧爻是人中任意一人的弟子,就会说出下一句切口来应接。但萧爻不知此间故事,因此没搭话。
屠大郎由此而知萧爻并非自己等待的人,萧爻要坐的桌子,又正是他预定了的。他就出声喝止萧爻,要萧爻改坐别桌,两人因此闹了一场。
于通海是黄天荡的弟子,出门时,他的师傅黄天荡也作过同样的吩咐。他是知道切口的。
于通海听屠大郎说出了切口,便接说出‘黄天一剑荡四方’来接应。两人相认后,知道了对方的身份。因上一代的师傅是神剑山庄的传人,是师兄弟,到了这一代,仍旧算作神剑山庄的传人,按年龄大小,以师兄弟相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