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逆火之舟
渭水北岸。
汉寨西围。
六千魏军列阵以待,在偏将军牛金的指麾下,有条不紊地替换前方填壕沟、拔鹿角的将士下来休息。
“偏将军!看!成了!”牛字牙旗下,叫文钦的骑司马横槊遥指渭水下游的熊熊火光,兴奋大叫。
牛金也觉察眼前一亮,顿时急顾东南。
但见二三里外,汉军营寨遮挡视线的渭水水面上,冲天火光在朦胧的晨色中格突兀。
虽由于视线遮挡望不见火舌,但在东南微风的作用下,炽光裹挟着滚滚黑烟往西北飘。
“命韩成速领一校人马强攻蜀寇营寨!无须吝惜弩箭!所有人加快填壕速度!
“让将士朝蜀寇大喊,浮桥已被我大军焚烧,他们已无路可退,降者不杀!”
几名亲兵速速持旗下去传令。
牛金一边望着前方仍依靠护寨河等工事顽强抵抗的蜀军,一边勒马往渭水河畔走去,似要去看这是怎样一场大火。
然而随着马儿扬蹄驰向渭水,其人却忽然察觉火光的中心似乎正在缓缓向渭水上游移动。
正皱眉疑惑之时,本来空无一物的渭水水面上突然出现一排排列阵以待的魏军甲士!
“怎么回事?!”牛金看着自己负责组织人手制作的火船,此刻仍距下游火光中心一二里之遥,愈发大惑不解。
他当即打马疾驰,而就在他勒马往渭水急趋的短短时间里,总共十艘满载草人、死士、舵手及鼓风箱的大木筏已全部从他眼前掠过。
恍惚之间朝下游望去,只见载着那熊熊火光的舟船,分明不是大魏所制大筏,而是蜀寇白日里便横在木桥上游的几十艘舟船!
“偏将军,蜀寇怎么自己烧自己的船?!”隶属中央的骑司马文钦愕然不已。
牛金也一阵莫名其妙:“若说蜀寇欲以铁索连舟来拦截我木筏,倒也情有可原,可他烧自己的舟船,咱们不是连烧火的功夫都省了?!”
文钦先是连连颔首,而后忽然恍然,瞳孔大张,一时大喜:“我晓得了,蜀寇定然以为咱们木筏之上的草人是我大魏将士,欲借着东南风施以火攻!”
谁都知晓如今正是东南风,可关中平原的东南风,与当年赤壁上的东南风岂能相比?!
赤壁那段大江乃是两山相夹,江畔又皆是密林,所谓束风成刃,林助风威,才使那周瑜成功火烧连船!
牛金也道:“如今这东南微风,连我旌旗都半张不张,蜀寇竟想以此来破我火船,岂不可笑?!”
大魏为了今日之战,已是制造大鼓风机四十余台,完全可以克服这微弱的东南风让火舌刮向东南!
渭水桥楼之上,校尉宗前逆着渭水西望,在大汉火船的映照下,已能清晰望见列阵的魏寇甲士。
“校尉,魏寇搭的不是船,而是木筏吧?!可是什么木筏能载近百甲士?!”桥楼上的亲兵看着严阵以待的魏国甲士,心中莫名有些骇然。
大汉在江水上的斗舰才能载二百余人,这魏寇竟能在短短几日时间内造出能乘载百人的木筏,已经完全出离了人的常识。
那宗前闻之一愣,本来已经下令命将士们张弩准备,此刻终于反应了过来:“魏寇木筏上的根本不是真正的甲士,而是草人!”
桥楼周围的守桥将士顿时恍然。
宗前又在桥楼上传来命令:“命将士们不要浪费箭矢在草人身上,魏寇必有人在木筏后面操舵点火,射后面的人!”
“是!”
周围将士轰然应声。
就在此时,第一艘木筏冲进了中洲以北那仅有百余步的狭窄水道,其速度肉眼可见地变快。
几乎是几个呼吸的功夫,便径直与因水流速度过快而无法再上移的大汉舟船相撞。
“轰!”
魏国那艘直接占据三分之一水道的大木筏瞬间爆燃!竟发出了一阵巨大的声音。
真正的冲天火光骤然亮起!
五丈塬上,木亭之下近百人骤然瞳孔大张。
便是刘禅此刻也是心惊骇然,他方才赫然望见了满满一船魏国甲士直直撞上大汉的火船,紧接着便是真正大火轰燃!
火舌之高,甚至直接越过了渭水上那几座望楼!
好在如此高大的火舌,也仅仅是几息的初始轰燃阶段罢了,火势片刻后变小了些。
然而即使火势稍弱,此前大汉燃烧舟船所发出的火光与之相比仍逊色一半不止。
想也知晓,那一船的魏国甲士压根不是什么甲士,而是披着铠甲,灌上鱼膏、松脂、火油的草人。
“又来了!”有人低声急呼。
刘禅同样望见了什么,不由自主地屏息凝神。
几乎瞬息之间,又一艘大木筏在魏国舵手操控下,从已经燃烧的那艘木筏旁边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