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4章嫌隙又生!6k大章哈
当晚,苏辙留着李清臣在家里吃了一顿饭,李清臣满意而归。
第二天,李清臣便请苏允去了押厅,详细聊起该怎么治理惠民河一事。
“嘉祐元年十二月,包孝肃权知开封府。
开封的蔡河,因其可以航运、灌溉、泄洪,给百姓生产生活带来很好便利,又被叫作惠民河。
蔡河本是一条利河,曾有“蔡河贯京师,为都人所仰”之说,水运仅次于汴河,每年漕运粮食六十万石。
嘉祐二年,开封连降大雨,淹没京城无数街道,史称:“自五月大雨不止,水冒安上门,门关折,坏官私庐舍数万区,城中系栰渡人。
包孝肃经过调查,发现京城一些权贵豪强不管百姓死活,任意侵占河道,建设园林亭榭,供家人游乐享受;
还私下开凿小河,把河水引到自己的园中去。使得八丈宽的河面挤得只剩四丈宽,甚至有的地方还不到一丈宽。
尤其是仁宗张贵妃的叔父张尧佐,他的府宅正好建在蔡河进入汴水的岔口上,其圈占的青莲池占用河道,使得蔡河最窄处仅剩七尺宽。
蔡河的水一流到此就被堵,倒灌进城,河两岸的百姓叫苦连天,怨声载道。
包孝肃在摸清蔡河的障碍情况后,亲自带领吏役开展清河行动,将所有跨河的楼台、园、水榭等建筑一一拆除,以泄水势。
仁宗也随之下旨:“住在惠民河边的人,不许圈池养鱼,建亭榭楼台,阻碍河道,违者重重治罪!”
自此,蔡河通畅了,又成为“惠民河”。
不过时间距今已经将近三十年,当年疏通的河道,现在又堵塞矣。
不过现在与当年的局势又有所不同,当年乃是权贵私占河道,现在却是沿岸百姓圈池养鱼、圈池养莲藕,还有私建码头等等。
更有私自引水灌溉水田,让惠民河水位降低,丰水期的时候又容易溃堤。
所以,尽快整治已经是刻不容缓了。
居正,老夫需要你的帮助!”
李清臣目光灼灼看着苏允。
苏允点点头道:“府尊请放心,这等公事面前,我自然会全力襄助。”
李清臣闻言满意点点头道:“太好了!”
两人又聊了一下调集哪些人去通告两岸百姓,遇到了钉子户等等又该采取什么措施,该多少钱粮促成此事等等细节。
聊完这些,苏允又道:“府尊,这次堵塞河道的乃是百姓,却是不能如同之前包孝肃治理一般只是拆了了事,还得循序渐进。
鱼池、藕池、还有那引水渠等等,可能是百姓一年衣食所系,却是得多加考虑一番,免得增添诸多贫困人口。”
李清臣连连点头道:“那是自然,居正你就放心吧,老夫已经全盘考虑好了,居正只要通判厅这边帮忙筹集资金,调集人手,其余的你就看老夫怎么做的。”
苏允虽然心下有些迟疑,但李清臣这般有信心,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点点头,回通判厅开始安排诸般事宜。
此次治理惠民河,须得安排胥吏数百,另得安排民夫数千,才能够在雨季之前将藕池鱼池,乃至于引水渠缺口等拆掉堵上,还得拆掉一些码头之类。
时间紧任务重,光靠知府的力量的确是不足的。
苏允从六曹以及县中调集胥吏,派了邓起带队坐镇,以免那些胥吏借机盘剥百姓。
不用怀疑,那些胥吏肯定会盘剥百姓的,他们的做法苏允大约也能够猜到。
无非就是先过去告知百姓违法,随后罚款,还要百姓自己动手拆除。
若是不拆除,各种手段便接踵而上,到得后面,惠民河是治理好了,但百姓也尽皆伤痕累累,有的甚至家破人亡。
而罚到的款项、拆除所需的费用、民夫的口粮销等等钱粮,全都落这些胥吏的手里了。
那些百姓占据河道自然是不对的,但这人数不在少数,若是因此让数万家庭因此陷入贫困之中,却非苏允愿意看到的,这点悲悯之心他还是有的。
而且也不需要他多做什么,只是人事上随手做些安排,将邓起等人安排进去看管,便可以避免这些问题,何乐而不为?
苏允唤来邓起,道:“此次你带队过去,要约束手下人,发现有勒索百姓,克扣民夫口粮的,当即便将人处理掉。
现在左右厅的判官推官位置都空了出来,你想要进步,这一次是最好的机会,你若是干得好,未必不能借此机会上来。”
邓起闻言顿时兴奋起来,道:“您放心,谁特么敢乱来,卑职断了他们手脚!”
苏允点点头道:“也别那么酷烈,你要约束他们,若是出现这种问题,我将他们开革出去便是了。
在与百姓沟通的时候,注意一下他们有什么困难,你也记好下来汇成册给到我,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