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3章 官家赐宅!(52k,今天回来得晚,就一章哈)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才算是暖和了一些。

这狗日的天日,也不知道怎么那么冷。

宋朝的冷虽然没有明朝时候那么出名,但亦有史书记载,宋朝因为冬季寒冷,曾导致冬季大批北方居民迁往南方避寒,到了春秋再迁回去。

而且在北宋时期,因为天气“苦寒”,真宗下令“诸路休役兵”。

甚至宋朝将送炭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加入到法典之中。跟发工资一样,根据官职、人数等,每月领取一定数量的炭。

从宋太宗开始,派遣“中使”再赐京城“孤老贫穷人千钱米炭”。就是说,不仅有俸禄的人可以领到炭,普通百姓也可以领到。

为此,宋廷常将官府的柴炭减价出卖,以惠贫民,“遇炭贵减价货之,即京师炭价常贱矣”。

而“雪中送炭”也成为宋人对朋友过冬最好的馈赠。

其实苏允身为练武之人,对于寒冷的抵御比普通人要好一些,但奈何这天就是太冷。

苏允看到其他学子,在检查时候脱下外套,那是真冷得面无人色,一个个唇青面白,跟死人一般。

苏允看那些体弱的,估计他们在这里苦熬三天之后,恐怕回去得生一场病。

其实别说他们了,就是苏允,三天考试下来,他都觉得浑身上下都冻透了。

虽说他有蚕丝被、有炭炉、有手炉,还有皇家针工局给他制作的高档衣服,他身体亦是强壮,但即便如此,他依然觉得冷入骨髓。

考完试后,回了小院,阿回烧了一大桶的热水,泡了半个时辰,期间冷了就添热水,还喝了不少的姜汤,这才算是缓了过来。

苏允觉得连之前下黄州的时候路上的风雪,都没有这般冷过。

不过其中自然有区别的,在路上虽然冷,但一直都是在走路运动,只要有食物可以补足热量,身体自然会源源不断产生热量。

但坐着考试,那是越坐越冷啊!

不过,这三天总算是过去了,苏允觉得自己考得还不错,经义大义题对他来说是很轻松的,不过名次多少他也不敢确定,这玩意随意性其实挺高的。

苏允泡完了澡,将自己裹得严严实实的,苏辙派了人来,让苏允好好休息几天,等缓和过来了再过去家里吃饭。

章惇那边是章若带着章择过来,见苏允面青唇白的,煞是心疼,张罗着给苏允煮了补气血的补药,非要苏允给吃了喝了。

苏允自然是从善如流。

章择看着姐姐章若一脸的温柔贤惠照顾苏允,不仅没有丝毫的嫉妒,还越看越是欣喜。

趁着章若去厨房,章择赶紧凑上去,道:“姐夫,你这院子有点小啊,你要跟我姐成亲,这院子不够住啊。”

苏允笑道:“已经在找了。”

章择点头笑道:“不找也没关系,反正我爹我姐都不会嫌弃的。”

苏允看向章择没有说话,眼里露出:那你说个der啊。

章择干咳了一下,道:“没事没事,就是关心关心,嘿嘿。”

苏允不知道章择在发什么神经,便没有多说什么。

苏允正打算去睡个觉,外面又有人来,一看是甄时选。

甄时选是穿着小黄门的衣裳来的,后面跟着禁军,说明这是公事。

章若见状赶紧招呼章择,两人先行离去。甄时选多看了两眼章若,笑道:“这是章相公的闺女吧?”

苏允点点头道:“别跟我说你不知道啊。”

甄时选神色一正,道:“苏允苏居正接旨!”

苏允赶紧躬身,道:“草民接旨。”随即低声道:“甄中贵,可需要摆香案?”

甄时选笑道:“你这也没有啊,以后当了官你,你再置办香案随时候着便是。”

“制曰:古圣垂经,端本必先于孝弟。明王致治,立教不外乎人伦。

惟尔眉山苏允,先修《孟子集注,后修《四书章句集注,弘扬圣人真意,彰显今人意气。

典型足尚,年德可嘉。俾忝籍于郡庠,且为荣于里闬。

可特赐宅邸一座。益励勤劳无忘宠渥勖兹来者,勉尔后人。

凡有事状,具名以闻。特敕”

苏允听罢诧异地看了甄时选一眼。

他毕竟曾跟苏轼学过公文写作,自然知道这圣旨的规格,所说也听得明白,其实乱七八糟的不用看,就是说苏允修了两部书,写得好,所以呢,赏赐宅子一座。

嗯,就这事。

这值当发一张圣旨?

要知道,宋朝官家的圣旨可不是他自己写的,然后让太监出来发了就行。

那可是得经过一个非常严密的程序,最后才能够颁发出来的。

就今天这个圣旨来说,通常是宰相机构先将意见写成札子,而这个意见也不是说宰相能够定下,往往要经廷臣合议,进呈皇帝,获认可,再授意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