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73章 官家赐宅!(52k,今天回来得晚,就一章哈)  眉山苏氏,苏允最贤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73章官家赐宅!5.2k,今天回来得晚,就一章哈

苏允与章惇又聊了一会,随后章惇道:“再过半月便是春闱了,你还打算考么?

我跟子由沟通过,认为你这般情况,要不还是下科再试试?”

苏允笑道:“要不,还是试试吧。”

章惇点点头道:“你想试试也无妨,反正现在没有人能够怀疑你的才华了。

不过最近你还是歇歇吧,你已经忙了太久了,再这么下去你的身体要出问题的。”

苏允笑道:“无妨,我的身体好得很,我虽然写书很忙,但每天都有在锻炼的。”

这话倒是真的,苏允虽然每天要写很多字,但他每天都会保持至少八个小时的休息时间,晚间七个小时,中午一个小时。

而且他每天都勤练梅拳,甚至在最近的一年里,他不仅写出来《孟子集注以及《四书章句集注,连着拳法上的造诣也越来越高,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

听到苏允这般说道,章惇倒是有些好奇的:“老夫听说身怀绝技,难道是真的?”

苏允笑道:“我倒是跟一个老道士练过几年的功夫,也算是个有传承的拳法,至于绝技不绝技的,我只是觉得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防身罢了。”

章惇好奇道:“可以看看吗?”

苏允点点头,笑道:“当然可以。”

章惇兴致勃勃道:“走,我们去院子里那里地方大。”

苏允笑道:“那倒不必,就这里吧,梅拳最重身法,书房逼仄,但也最能看出身法的妙处。”

说着苏允脚下便动了起来,这一动便看出来妙处了。

苏允原本身材高大,但此时却是极为灵动,在书架、书案、椅子,以及各种瓶摆设之间游动,不像是个身材高大的之人,反而像是一条游鱼一般。

随即苏允出拳,看似轻飘飘的无所用力之处,却是隐约有闷雷之声。

苏允游走了三四遍,便停了下来,连半点喘息都没有,气定神闲。

章惇一脸的惊叹,他虽然不懂拳法,但他能看得出来苏允的拳法着实不一般。

苏允笑道:“叔父,所以,接下来十余天,咱们还是如同之前一般,开始准备吧?”

章惇点头道:“好,我挑十几最有典型的试卷给你,你每日做一篇,咱们针对性的准备。”

苏允毫不犹豫点头。

其实这会儿苏允觉得自己很强,而且是强得离谱的那种。

经过变革之后,废除了科举中有关诗赋的考试内容,而专考经义以及策论。

经义成为重点考察项目,并且考试内容重在阐发经术义理,不再涉及有关章句训释。

苏允在写《孟子集注以及《四书章句集注过程之中,将四书五经翻来覆去的、从各种角度进行考究、为了贯通五经道理,更是深挖里面的种种经义。

其实现在的他,不仅对本经春秋的研究极为深入,连着其他的经义的理解,说是当世一人也不为过。

写过书的同学都知道,当你因为写书去读书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书的理解,跟你单纯看书时候的深入程度是不一样的。

大约可以这么做一个比喻。

你单纯看书,就像是去一个景点旅游,你怀着轻松的形态,走马观一般看了一遍。

但你为了写书而读书,你就是身兼建设一个景点任务的牛马,要去另一个景点去取经,这会儿你看到的是:

这个景点各个区域为什么这么安排,这个区域为什么会造这些亭子,那个区域为什么要造桥,各个区域的草树木该当如何安排,如何让游客把脚步停下来,如何在这个景点促进游客消费……

如此一来,你获取的信息量与单纯读书是不同级别的。

所以,在经义上,苏允认为不可能有考生能够胜过他。

至于策论这一块,呵呵,在补足了经义这一块的短板之后,他的眼界见识的优势便是降维打击了。

多出来的一千年的知识以及眼界,不是土著人所能够比拟的。

所以,看似他为了修书而浪费了五个月的时间,但实际上,他在这个过程之中,学得的知识远比单纯做试卷要多得多!

果然,苏允再次做了几套题之后,他更有信心了:什么会元状元的可能需要一些运气,但上榜应该问题不大!

二月中旬,汴京下了一场春雨,随之而来的,便是春闱了。

天气虽然有些许回暖,但依然颇冷,苏允背着被子、炭炉手炉以及考箱进了考场。

春闱的检查比解试还要严格得多,连苏允的被子都被拆开检查,进了考场之后,还得细细装好里面的蚕丝,这张蚕丝被,价格可是不菲,被拆得乱七八糟的。

进了贡院,先铺好被子,又赶紧烧起了炉子,接了水烧起来,灌满手炉,这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