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6章 武装反抗种族隔离政策的第一枪打响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主要是低速螺旋桨飞机,用来给农场和牧场施肥打药,同时也兼顾巡视基地。

苏系和美系飞机虽然外形跟苏联和美国的一样,但是内部已经有非常大的变化,首先是发动机的推力普遍更大,另外航电和雷达也进行了加强,采用了最先进的芯片和有源相控阵雷达,并且还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和通信系统的支持,能够进行全天候作战。

除了机场外,还有多处军营和战车训练场。

里面有当前美苏的多种坦克和装甲车,都是王建昆在缅北基地制造后,通过高空飞艇空运过来的。

目前10多个战斗小分队已经进行了半年多的训练,基本做到了美苏两国的训练手册要求的那些科目。

王建昆在基地负责人郑禾的陪同下,费了一天的时间,大略巡查了一遍基地,做到心中有数后,开始了他的战斗部署。

为了吸引欧洲几个强国特别是英法的注意力,必须在这两个国家特别重视的地方搞点大动静出来。

其中位于莫桑比克西南部的南非,就是一个很好的动手地点。

南非是英国在非洲一个最重要的殖民地。

其最早是荷兰人的殖民地,但是海上马车夫被英国人的舰队打败后,逐渐失去对南非地区的控制。

其后布尔人南非的荷兰殖民者后裔在南非的金矿区附近组建了德兰士瓦共和国和奥兰治自由邦进行自治。

英国在19世纪末试图控制这些地区,导致了冲突。

之后就发生了两次布尔战争。

为了金矿,英国在此地留了很多血,并且在第二次布尔战争时惨胜。

也正是因为第二次的惨胜,所以英国与布尔人精英合作,形成了当前南非的种族隔离制度的社会基础。

英国本土此时还在通过布尔人精英的手,源源不断的吸取南非的血。

不过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南非此时的黑人原著民已经忍耐到了极点,种族隔离政策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了。

王建昆决定在这干柴上放一把火,尽快点燃南非当地反抗的火焰。

在正式点火前,早已有十几支新人类特战小分队进入了南非。

他们都是黑色人种,能说多个部落的语言。

进入之后,他们很快的融入了当地社会,在底层发展外围成员,宣扬推翻政府的统治,废除种族隔离政策,进行民主改革。

除了进行煽动洗脑,他们还在成员中选拔聪明听话的进行军事训练,掌握多种枪械,迫击炮,火箭筒等轻武器的使用。

思想煽动加上军事训练,让王建昆派遣过去的多个小分队快速的在当地建立了威望。

在源源不断的资金和物资支持下,这些小分队已经组建了少则3,5百,多则上千的准军事组织。

王建昆了半天时间仔细的查看了中央电脑里存放的这些小分队的日常汇报后,开始通过卫星通信系统进行指挥。

南非这个国家非常的奇特,他有三个法定首都。

比勒陀利亚pretoria,开普敦capetown,布隆方丹bloemontein。

比勒陀利亚pretoria是行政首都,总统府及政府机构所在地。

在东北部豪登省,距约翰内斯堡约50公里。

开普敦capetown是立法首都,国会所在地。

在西南端西开普省,毗邻大西洋与印度洋交汇处。

布隆方丹bloemontein是司法首都,最高法院最高上诉法院驻地。

在中部自由州省,地理中心位置。

为了达到星火燎原的效果,王建昆让高空飞艇运输部队将大量的ak47步枪,rpg,卡宾枪,手榴弹,地雷等轻武器运输到南非的三个首都附近。

让之前进入的特战小分队将发展出来的准军事组织武装起来,然后将多余的枪支弹药分发给首都附近的各个黑人城镇,号召他们一起反抗政府的种族隔离政策。

另外在约翰内斯堡这个南非最大城市与经济中心也不能忽视。

王建昆派遣了基地内的一个纯黑色人种组成的机步连,乘坐高空运输飞艇从基地起飞,到当地已经被先遣队占领的一处小镇集结。

当先遣队发动了当地民众,冲破约翰内斯堡的政府军防线后,就快速突入市中心,将那里存放的大量黄金取走。

此时位于莫桑比克基地的地下指挥中心,王建昆头上戴着着脑机头盔,经过天上的通信卫星,连上了各小分队队长的脑机芯片,分享着小分队队长眼睛看到的景象。

视野里,到处都是低矮的单层土石修建的房屋,有些还是茅草屋,它们修建得歪七扭八,让王建昆看得非常难受。

外围的一个个黑人都是一副营养不良的样子,拿到ak47步枪后,手臂都有点颤抖的样子,不知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