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1章 无题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项控制指令顺利地发送到卫星上,北斗1号导航卫星在太空中按照预定的轨迹稳定地运行着,不断地向地面发送着精准的导航信号。

而大厅内的科研人员们,依然全神贯注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为卫星的稳定运行保驾护航,他们的脸上渐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因为他们知道,自己的努力和付出,将为全解阵的导航事业做出巨大的贡献。

到了下午5点左右,第一阶段的测设基本完成,“北斗1号”已经跟地面各站点建立了稳固的联系,今后每到达一处地面站点的测控范围,都将进行多次导航信息传输。

这些地面站点起到了校准和纠偏的作用,科研人员会以这些站点的经纬度坐标为基准,对天上的“北斗1号”进行数据修正。

到了3月底,“北斗导航”完成了4颗卫星的发射,导航测试基本完成,经过了多次的校准后,其导航精度能达到20米以内,符合最初的设想。

这第一代暂时只有4颗星,能为缅北所在的东南亚和近亚太地区提供基本的导航服务了,终端能在发出请求后就能在5秒内得到自己所在位置的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信息。

不过如果要想有导航服务,仅仅有天上的导航卫星是不够的,还得有一个电子地图以及承载电子地图的终端。之前郎骏建曾经制造过一份粗略的电子地图,王建昆为此特意开发过一款终端,不过最终因为不具备实用性,那个项目搁置了,现在既然有了导航卫星,那么电子地图和搭载电子地图的终端就需要开发出来了。

这次制造电子地图,就不会采用之前郎骏建用的办法了,王建昆打算把脑机芯片的作用发挥出来。

目前缅北和亚太地区已经有了5千多名新人类,另外还有接近1万人完成了脑机芯片植入,这些人每天都会在不同的区域活动,脑机芯片会记录眼睛看到的地形信息,然后会上传到中央电脑,王建昆再根据这些脑机芯片拍摄收集回来的地形信息进行整合。

整合后的地图还要进行矢量化处理,将图像中的图形元素转化为矢量数据,使其可以进行编辑和分析。

另外还要进行信息收集与整合,除了矢量化的地图数据,还需要收集其他相关信息,如步行采集、车辆采集获取的企业用户信息、航空摄影测量及卫星影像、呼叫中心信息等。这些信息包括道路、兴趣点poi,如餐馆、大厦等点位信息、背景、图片、实时交通状况等。对于一些重点建筑模型还可能需要单独建立。

当有了以上这些数据后,还需要对数据进行转换和编译测试,将生产好的数据进行转换、编译等处理,并进行测试,确保地图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这部分需要费的功夫就非常的多了,王建昆预计是需要2年左右的样子,而且有些地方可能还收集不到详细信息,可能最终也只有卫星图像。

……

“建昆,你这几个月怎么没有新的论文啦?”

1984年4月初,王建昆回到了阔别已久的bj,在跟分身进行完记忆融合后,他首先去了系主任那,因为系主任已经找他的分身好几次了,找他了解新论文情况,但是都被分身打哈哈的混过去了。

“主任,之前一直没回复你,是因为我在进行最终的攻关,但是还没有什么成果出来,现在我已经做完了,论文也已经写完,所以现在前来找你把把关。”

“哦,建昆,之前几次找你你都给我打哈哈,问你研究进度也不肯说,到底是什么研究,这么守口如瓶?”

“主任,这项研究成果非常重要,我希望能进入保密评审,如果成果被确认,我希望能对外进行保密。”

“哦?进入保密评审?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知道,进入保密评审后,不管成果最终是否被认定,我得到的荣誉都将只被少数人知晓,而且会按照保密登记,要一直到若干年后才有可能进行解密。”

“你知道就好,你这么年轻,成果保密的话,后续很多荣誉啊,出国啊等等都会有很大的影响的。”

“主任,我考虑清楚了,这项成果一旦被确认,对于咱们国内的发展将有极大的帮助,可是如果被公开,咱们可能会因为基础薄弱而更加落后,因为国外会根据公开的研究资料进行研究应用,并且应用落地和应用范围比咱们的更快更广。”

“好吧,那你大致说说是什么成果,不必说详细的,我好向上级汇报,让他们组织保密评审。”

“是关于ns方程通解的研究,我已经得到了通解公式,今后咱们在进行流体力学研究时,将能大大简化和减少相关的模拟和实机实验了。”

“ns方程的通解,你得到了通解公式?”张主任听到王建昆这么说,惊讶的站起身来,双手撑着桌子,上身向前倾,对着王建昆猛看,似乎是见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场景。

“没错,通解公式可以在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