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02章 发展盘点以及脑波头盔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星耀集团不仅出钱,还出技术和工程师,所以这几家钢铁厂的改造非常的快,目前他们生产的钢铁制品已经不再是以前的低级产品比如生铁和普通碳钢了,而是王建昆用超能力探索得到的特种合金钢了。

这些特种合金钢别看需求量少,但是却是多种产品上必不可少的,有了这些特种合金钢制造的零件,星耀集团市场的摩托车的质量远超其他几家,使用寿命也比其他几家高很多。

星耀集团也不坑这些合作伙伴,给这些合金钢的价格都是参照的国外同类型的产品,所以合作伙伴都非常满意,工人们拿到的工资也普遍高于其他工种,所以目前的合作非常稳定,产品质量也管控得非常的好。

跟这些钢铁厂的合作还将持续下去,接下来的两年,星耀集团还将继续投入大笔资金,并提供大量新人类工程师来帮助这些工厂进行产业升级,让它们的产能和质量都再上一个台阶,为下一步的汽车产业打好基础。

王建昆得到一个消息,就在今年1月份,第一家整车制造合资公司——由bj汽车工业公司与美国克莱斯勒共同投资的北京吉普公司成立了。

这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进入对外开放阶段,星耀集团可以摸着前面人走过的路,来投资生产汽车了。

另外上汽集团也成立几年了,跟德国大众的合作谈判也持续了好久,根据商业情报,目前谈判已经进入后半段了,如果不出意外,今年底或者明年初就有可能达成合作协议了。

有这两个合资公司打前站,王建昆相信星耀集团提出的合作是非常有可能获得批准的。

只是现在江省的整体发展还是比较落后,还没有什么大型的制造业产业落地,所以产业工人以及配套的小型零部件生产厂非常少,汽车厂想要在这里落地生产还是非常麻烦的。

所以王建昆才让星耀集团先投资摩托车产业,培训出一批懂得使用各种机床设备的产业工人,另外提供投资扶持出一批配套的工厂出来,等到条件成熟,就可以跟摩托车整车制造厂一样快速的落地并生产出产品来了。

当然第一阶段的汽车工厂不会有太大的产能,主要是进行一个产业链整合,培养产业工人和相应的管理人才,等到时机合适,王建昆将让星耀集团转向电动车赛道,彻底避开国外汽车厂商的专利封锁。

其实江省发展电动车产业是有独特优势的,整个省内不仅有亚洲第一大铜矿——德兴铜矿,还有国内分布极少的锂矿资源——宜春锂矿。

电动车最重要三大部件就是电动机,动力电池,电控管理系统,电动机需要大量的铜导线,动力电池王建昆打算初期采用锂离子电池,然后逐步推出锂硫电池,锂空气电池,最后再推出超级石墨烯电池,而锂电池需要的锂资源在江省的宜春地区就有很多,足够前期的使用了。

电控系统更是星耀集团的长项,随着更高制程的芯片生产线不断投产,用于电动车控制的硬件就不再是问题。

除了准备在江省投资兴建汽车工厂外,在广省的重型车辆生产厂也在紧锣密鼓的施工中了。

原本打算先在缅北新建装甲车生产厂的,当时和小舅经过一番长谈,以及考虑到缅北地区的条件限制,就把装甲车生产延后了,但是现在各种形势发生了很多变化,于是王建昆一边让南解阵准备在统一全缅后就立即在港口城市仰光兴建装甲车工厂。

另外国内现在各种工程都在陆续的开工中,需要大量的工程机械以及重型运输卡车,所以王建昆又让星耀集团开始和广省谈重型车辆厂的投资事宜。

之前广省的报告到了bj后一直被卡着,高层领导一直没有批复,但是随着超级计算机的研制成功,高层又重新审阅了一遍那份合资项目报告,在经过表决后,高层还是同意了这个重大合资项目。

合资的另外一方是广汽汽车厂,其前身可追溯到1954年的广州市公众汽车修理厂,当时依靠手工造出了第一辆“华南牌”铁木结构公共汽车。但之后广省汽车产业发展不太顺利,一直未有大的突破。

广汽汽车厂位于广市番禺区的珠江入海口,它的右边就是狮子洋与东江的交汇口,地势是比较低的。

广汽汽车厂原本的厂区就占地极大,大概有6千多亩,因为那里是珠江入海口,土地是盐碱地,种不了粮食,所以地盘划得特别大,现在政府用广汽汽车厂进行合资,这一大块地盘都将划入新成立的广汽集团。为了给后续的发展留出地方,政府还把周边2万亩土地进行了冻结,不允许其他公司来这里建设,等到需要的时候,这两万亩土地可以通过出钱购买或者当做扩股的投资本金。

这次合资,广省推出了这家没有什么发展的汽车厂来当中方的代表,打算死马当活马医,能成功最好,不行也不会有太大的损失,说不定还能落得一些新技术。

不过星耀集团对待这项合作是非常认真的,陈兴东这个星耀集团的总裁已经把大部分精力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