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那还是没那个能力制造的。
至于为什么不用常规的硅材料制造几纳米级的芯片,当然是因为功耗的问题。
用于大脑控制的芯片计算速度要非常高,常规的硅芯片在高速运算时会产生非常高的温度,这就导致如果要安装到脑袋里,还得加一个散热能力逆天的散热器,这又导致体积大大增加。
如果用超导材料,那么就可以做到功耗极低了,几乎不用考虑散热问题,而且同制程下,超导芯片比硅芯片的速度又将快很多。
使用超导材料来制造芯片还有其它好处,比如可以使集成度和可靠性更加的高。
传统的芯片使用金属导线连接电路和元件,会受制于导线的尺寸和电阻,限制了集成度和可靠性,使用超导材料可以实现超低电阻的连线,使电路设计更加的灵活,元件的布局更紧密,从而增加芯片的集成度和可靠性。
当然这里说的超导材料必须得是常温超导,如果是那种低温超导,那还需要降温装置。
经过几天的研究试制,一枚比小指甲盖还小一点的,不到1毫米厚的芯片被制造了出来,周边是众多的连线,都是类神经导线,可以跟脑细胞连接的。
王建昆抓来一只比较安静的小黄狗,给他注射了麻醉剂,然后在简略的手术台上,给这只小狗进行了芯片植入手术。
在小狗苏醒来之前,他快速使用超能力将伤口缝合,然后又在其大脑皮肤下方安装了一个信号转接装置,然后动用超能力制造出新的皮肤将其覆盖。
等到小狗苏醒过来后,王建昆开始对这只安装了第一枚脑机芯片的小狗进行相应的测试,看这枚好不容易研制出来的芯片的效果到底怎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