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9章 钢铁与火炮 (下)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测试过程中,王建昆让智子根据投射的测试现场情况,对炮架进行调整优化,随着智子的修改和王建昆超能力对炮架的改造,拖拽起来显得更轻松了。

牵引测试完成,王建昆将火炮带回厂房内,然后将60发炮弹,相应的引信和发射药都吊装到卡车车厢里,然后等待第二天的到来。

1982年12月20号,天气晴朗,空中只有数朵白云高挂,空气能见度极佳,是个适合火炮测试的好天气。

“建昆,这就是你说的155榴弹炮?没想到一根灰不溜秋的炮管最终会变成这样一件看着就很霸气的大炮。”

王建昆让智子设计时,尽量显得高级点,所以外观很是科幻,跟现有的一些资料上拍摄出来的火炮图片都不一样。

这款火炮有辅助装弹机,而这款辅助装弹机还是参考了舰炮的装弹机构,所以安装炮弹会比现有所有火炮都轻松,相应的发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设计速度是每分钟能够达到12发。

“小舅,怎么样,这卖相不错吧?我专门配置的沙模迷彩涂装,又高端大气,又适合中东那种地理环境。”

“确实挺好看的,比其他国家制造的火炮都要好看且霸气,这涂装有森林绿迷彩吧?咱们自用的可还是得用绿迷彩,这种沙模迷彩不合适在咱们这用。”

“有的,到时候会涂装一批绿色迷彩款的用于自用的,放心。

快8点了,让炮组成员来听我介绍怎么操作吧,然后你通知靶场和相应的观测人员做好准备,我这边一开始发射,各观测位都要记录好数据。”

“好的,咱们分开行动吧。”

“第一炮组下蹲,第二炮组稍息,下面,我将对这款155火炮的操作要点进行一个简单的介绍,然后你们两个炮组轮流上去操作,前5次都不装弹,进行模拟操作,听明白没有。”

“明白~”

“好,接下来我介绍下这款炮的相关数据,该火炮口径155毫米,58倍径,炮管长度8990毫米,整体重量3.6吨,……。”

王建昆先是给两个炮组的人员灌输这款火炮的基本数据,接着开始将如何操作火炮给这些老炮兵们进行讲解。

这款炮与这些国内招募来的退役炮兵之前操作的火炮最大的不同点在于有辅助装弹机构和一个坐标计算机。

因为还在定型阶段,所以初期还是进行的固定坐标射击测试,坐标计算机的作用还不是很必要,等完成定型,相应的弹道数据都采集到后,这款集成到火炮上的坐标计算机将大大加快目标测算时间。

“火炮模拟发射测试开始,第一组准备好了没?”

“准备好了。”

“嘟~”王建昆听到第一炮组回答准备好了,吹响嘴边的哨子,然后按下计时器。

而第二组的人则在一旁监督第一组动作到位情况,不到位会被揪出重做然后加10秒成绩。

两组将分别进行5次无实弹模拟射击,总时间最短的组将奖励1千元。

“第二组准备,嘟~”

两组先后都进行了5次模拟射击,最终成绩是第二小组获胜,比第一小组少6秒时间。

“第二小组获胜,现金1千元请派代表来拿好,具体怎么分你们小组内部商量。”

王建昆在成绩出来后,当场就发放了奖励。

“没得奖的第一组也不要失落,今后还有好几款火炮要进行测试,到时候还会进行模拟操作比赛的,还有奖金。”

王建昆看第一组的人有点心情不佳,不想让他们因此影响后续的测试,遂把后续的安排提前说了下。

“好了,模拟测试也完成了,你们对这款火炮也比较熟悉了,而且你们都是老炮手了,相应的安全规范我就不再重复。

现在,我命令第二组先来开这第一炮,坐标位置是……。”

“明白,第二组的人上。”这第二组一个矮小精壮的小胖子作为小组长带领他们组上前去展开火炮,然后分出人手一边进行移动炮管,一边去取炮弹,引信还有发射药包。

“发射准备完成,是否发射,请指示。”

王建昆用手机通报了沿线的观测人员和靶场人员,让他们做好准备,然后命令道:“发射。”

“轰~”

只见那155火炮的炮膛内,火药包被火帽点火,瞬间燃烧产生高压气体。

这股强大的力量如汹涌的波涛般奔腾,推动着炮弹以极快的速度从炮管中呼啸射出。

炮弹脱膛而出的那一刻,仿佛一颗闪耀的流星划过天际,带着炽热的尾焰和惊人的气势。

它在空中高速飞行,与空气剧烈摩擦,发出尖锐的呼啸声,似是在宣示着自己的强大威力。

随着炮弹不断接近落点,那股压迫感也越来越强烈。

当炮弹终于落地的瞬间,一声震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