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31章 参观游览 上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

“吃饱了,不用再拿包子了,这包子挺大的,馅也实在,我们都吃饱了。”

这狗不理的馅确实挺实在的,大半的肥肉,瘦肉也是选的肥瘦相间的,吃起来油汪汪的。

吃完早餐后,王建昆让马清扬带着他们逛了大半个天津城,他也挺会说,对天津各建筑和街道都能说出个道道来。

众人在天津边逛边玩,而他们一行5辆摩托车也成了街头巷尾的谈资。

王建昆在路上见到最多的就是自行车了,嘉陵50摩托车也见到有20多辆,汽车和吉普车就更少了,只有10多辆。

不过按道理吉普车应该不少的,可能是停在了很多机关单位里了。

汽车也主要是日系的,苏联的也有几辆,不过都比较老旧了。

当天下午,王建昆还让马清扬带着他们去了一趟南开大学。

南开大学历史挺悠久的,成立于1919年,在1937年校园遭侵华日军炸毁而南迁。

当时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在长沙合并组建国立长沙临时大学,1938年迁往昆明,更名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在1946年回到天津复校。

所以这大学的实力很强,有很多的优秀教师,学生里也有很多名人,比如周总理就是文科第一期学生。

在参观时,俞子润和郑倩听到马清扬介绍到这时,问王建昆要不要明年就来这学校读,因为她们想做周总理的校友。

“还是算了吧,还是去北大好,那边的教育资源更充足,而且咱们一起离得近一些,我还能给你们多一些帮助。”

“好吧,看这边的校舍确实比较小。”

“因为这南开大学以前是私立大学,财力有限,所以搞小而精的办学理念,后面就沿袭下来了,不过听说准备扩建了。”马清扬解释了一下这校园小的问题。

王建昆在参观时,重点看了下图书馆和化学系的研究场所。

图书馆倒是有很多以前的研究资料,比如竺可桢的气象学研究和教材,化学和物理方面的研究和教材也有,王建昆简单看了看发现虽然是几十年前的资料,可是很多研究思路和实验设计还是挺有启发的。

但是化学系,物理系等理科院系都没有什么前沿研究,都还在翻故纸堆或者在跟踪国外的研究,因为目前这所大学还没有开设研究生院,这些研究都是一些任课老师自发的在搞。

在天津游玩了一天,第二天众人骑着摩托车往BJ出发。

马清扬也跟着一起去,他说小时候是在BJ长大的,对BJ地界也熟。

王建昆看他不像撒谎的样子,就带着他一起去了,用个熟人当导游总好过到了BJ再找。

当然马清扬这么殷勤,跟王建昆昨天给了他10美金的导游费也有关系,毕竟跟着一个大方的雇主,做个几天,挣的钱就抵得上半年工资了。

此时还是三伏天,白天气温很高,所以出发的时间选在了天边刚露出鱼肚白的清晨4点半。

因为已经一个多星期没下过雨了,马路上的灰很大,众人幸亏都戴着头盔,不然肯定会灰头土脸。

天津到BJ不是很远,摩托车在水泥路上骑行了1个多小时就到了,此时太阳才刚完全升起来。

众人在一处公园里打水洗漱了下,把身上的灰拍了拍,把车子和头盔也擦了擦。

今天是赶不上升国旗了,不过第一站还是选的BJ天安门。

谁让从小的课文就讲了天安门,歌里和报纸广播里也经常出现这三个字,所以众人对BJ的第一形象就是天安门了。

众人骑车赶到时,天安门广场上的人群早已散去,只有零星的一些人在参观游览,还有一些卖菜卖水果的在广场上摆摊。

王建昆带了相机,他先给众人单独照了几张相,然后让马清扬给他单独照一张,然后再拍合照。

此时已经7点多了,众人早就饿了,马清扬带着众人往天安门附近的胡同里钻,带他们吃BJ小吃。

“这豆汁不知道你们喝不喝得惯,我先打一碗,你们拿勺子尝尝,喝得惯的再去打,喝不惯的就不要去了,就喝绿豆汤吧。”

王建昆听说过一些BJ的小吃介绍,知道豆汁是经过发酵的,所以味道跟豆浆差别很大,很多人都喝不惯。

不过他没喝过,来都来了,不尝尝会有遗憾。

不过尝过之后,遗憾没有了,那味道会让他终身难忘的。

其他几人见王建昆一勺进口后吐了大半,就都用勺子舀一点点尝。

最后只有吴萧义和程明选择了喝豆汁,其他人都喝不惯。

这边摆摊卖小吃很多,卖油条的,卖火烧的,卖糖耳朵的,还有卖驴打滚的。

众人都纷纷买来尝了尝,好吃的还多买了一些,打算带着在路上吃。

早餐吃完后,王建昆让马清扬带他们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