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83章 3兆瓦反应堆建造(下)  发展生产力从1981开始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定看看在低功率下运行经济性怎么样。

于是手动调整了堆芯中燃料球的数量,堆芯中只保留了120个也就是三分之一的燃料球。

随着燃料球数量的建设,堆芯温度开始下降,氦气最终被加热的温度就只有1200摄氏度,最终的发电功率是980KW。

王建昆在经过一番极限调整后,将燃料球的数量降低到了只有60个,发电功率降低到400KW,这个功率运行基本可以与基地即将制造的耗电设备持平。

此时基地的第一层也就是离地最近的那层已经全部挖掘出来了,之前囤积到那的花岗岩石块大部分被父亲拉回了王家生产队,留在基地的也被王建昆分解成各种元素单质了。

他准备在这里建设一套单晶硅棒生产线,先测试一番设备的性能,然后将这款设备的大部分零件发给香港的星耀机械生产,少部分还是由他提供,然后将这款设备卖给星耀电子。

此时的星耀机械经过几个月的招兵买马,还有王建昆寄过去的资料和改装必须的电路板,规模和加工能力已经得到合理极大提升。

高价招来的几个机械行业的老手正在培训哪些新移民,因为是数控机床,培训重点放在了程序编写,如何磨刀具以及安装刀具上,培训过程大大加快。

改装的部分机床已经通过大舅的介绍,卖到了广省几个机械厂,目前反馈来看客户很满意,价格合适,付款也只用50%的外汇,所以目前订单已经接到很多了。

不过目前欧美和日本有大量的二手机床要处理,小舅找的供应商已经开始进行大量回收了,所以原料来源不用担心。

而王建昆制造电路板也很快,满足现在的需求还是很轻松的,不过他不能一直做这些重复性的工作,不能浪费这份机遇,所以必须把星耀电子的加工生产能力培养起来。

那么硅锭和硅晶圆的生产就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先期就以王建昆的提供的设备来获得初步的生产能力,之后就可以招收和培养相关人才,往更大尺寸,更高纯度的方向努力。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