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是否合理,到时一纸文书就可以堵住他这条路。
王建昆暂时也没什么好办法,程勇能做到什么程度也随他,现在打火机的北方销量慢慢上来了,不再是依靠他一个人,所以该有的支持还是会做,他的一些不合规的地方就看他自己能否及时回头了。
说完他的事情后就谈到了电子表工厂的事情,目前电子表工厂已经有两条低档的产品线在生产,芯片是用的20微米精度的光刻机和蚀刻机制造的,每条线每天的产能是1.2万个。
出厂价是10块钱一个,毛利润有80%,因为材质和设计比当时在路边摊买的好很多,看起来很高级,也很耐用,所以有很多人来批发。
目前每天生产出来的都可以卖掉,库存就只有3万来个周转,而且过年之前这段时间北方来了很多倒爷,开始大批量的拿货,库存很快就要见底了。
舅舅说到这也很高兴,第一款量产的产品就能大卖,厂子顺利运转了起来,没白费一番心血。
王建昆当然也没让舅舅白帮忙,给他留了5%的干股,所以舅舅对这个工厂很上心,要不是王建昆劝他还是留在进出口公司,比出来管理企业更好,舅舅都想辞职了。
按照5%的干股,如果分红的话,按照现在就两条线算,一年能分到好几万块,是他现在工资的十几倍。
王建昆让舅舅赶紧把婚事定下来,到时候可以让准舅妈代持股份,分红也可以光明正大的花了。
据舅舅讲准舅妈姓叶,比他小8岁,今年30岁,是一个华侨在国内的亲兄弟的女儿,之前因为家里的成分不好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后面开放后大家又冲着她家的海外关系想搭上线,她也因为年纪大了不想将就就又拖了几年。
前两个月她大伯给他介绍了舅舅,两人见了面后感觉还行就谈上了,元旦的时候舅舅还去见了女方家的父母,不出意外今年肯定可以吃到舅舅的喜酒了。
舅舅也是因为王建昆的一番分析和为了今后的家庭考虑,决定还是留在进出口公司,毕竟这是一个公职,办事会方便很多,而且今后进出口贸易肯定会大增,留在这个公司前景会更好。
舅舅跟他讲了一番准舅妈家的情况,王建昆也有了个初步印象,叶家在香山,之前是靠种地为生,他大伯回来后在当地投资了一个罐头厂,她家就不种地了,准舅妈就进厂当了会计,她之前是高中学历,本来是可以读大学的,后面因为一些原因没读,前几年她大伯回来后就再去读的中专学了会计。
王建昆当晚和舅舅聊到很晚,舅舅显然也是没把他当小孩看,跟他讲了很多事情。
第二天一大早,舅舅就骑着摩托车来到招待所,带着王建昆去了位于珠江口南沙区的电子表工厂。
这个电子表工厂是与区里合资的,区里以厂房和土地入股,折算成26%的股份,王建昆让舅舅帮忙在香港建立了一个皮包公司,跟舅舅的公司一起占64%的股份。
王建昆与大舅和小舅的股份分配分别是45%,24%和5%,目前5%还是由王建昆的公司代持,等政策明朗再划分。
小舅派来的代表叫陈兴东,此时正等在星耀电子厂的门口,王建昆老远就看到他了,穿着灰色西装,穿着棕红色皮鞋,梳着中分头戴个平光眼镜,看起来很有书卷气。
其实王建昆对他底细很了解,小舅已经告诉他了,陈兴东老家佛山,也是个知青,不过他只是高中毕业,到了彩云之南后待不住就在小舅他们跑了之后顺着他们趟出来的路也跑了,后面走投无路投奔了小舅他们拉起来的队伍。
因为他会粤语,而且长相秀气斯文,像个有学问的人,就派他到香港做外联工作,搞搞情报,采买东西。
因为粤语说得好,到了香港也没人排挤他,所以很快站住了脚,还拿组织经费创办了一所语言学校,专门给那些逃到香港的人进行粤语补习,顺便发展组织成员。
这次派他来内地当港资代表,他苦学一番后倒是做得有模有样,一些国外公司的事情也可以说得头头是道。
幸亏王建昆不是让他来骗内地的,不然还真有可能被骗。
陈兴东看到小舅交代他要好好对待的人,忙上前握手,王建昆则让他表现得傲慢一点,装得像点,公开场合就把他当做请来的技术人员。
他脑子转的倒是快,把讨好目标转向大舅,刻意忽略王建昆,招待一番后王建昆拿起给他准备的工服和工牌,踏入了10微米精度的芯片生产线。
王建昆在准备间吹风去尘后进入了芯片生产车间,用超能力探查一番后让智子快速分析,找到了良品率不达标的原因。
首先是除尘设备的除尘网安装没到位,导致车间内的洁净度未达标,然后是光刻机对准系统有损坏,应该是运输或者安装时碰伤了,导致生产时会时不时对不准,造成大量的芯片达不到设计要求,而这些工人也分析不出是什么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