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章 雪地燔炙  大宋:从死囚到开国皇帝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一道声音插过来。

一个披着墨色大氅的人从雪地远处走来。身旁是一个文人作陪,后面跟着的两人,李浔就颇为熟悉,其中一个是教过他们的学官。

墨色大氅的人走到他们近前,打量这五个年轻人。

嗅了嗅空中的酒气和炙肉的香味:“你们几个倒是自在。”

他走进屋室。

回头问:“叔明,你这几个学生倒是会挑地方。”

蒋静瞪李浔他们一眼:“你们是哪个学斋的?”

身后一个学官站出来,羞愧道:“祭酒,这些是在下的学生,四个是上舍甲斋的学子。另一个是武学的学生。”

听到“祭酒”两个字,蔡休面色白了又白,知道他们今日又是闯祸了,被祭酒瞧见逃课,不知会不会告诉家里。

上次他娘打的伤还没好利索……

蔡休下意识往后躲了躲。

白子兴也是一脸菜色。

只有李浔颇为无畏,他爹娘早就过世了,学官若是找人,也只能找到保荐他入学的蔡攸。蔡攸成日接到学官们的指摘书信,想来也不怕再多一封。

那披着墨色大氅的人颇为优游,坐在他们原本的位置上,拿了个干净的杯子,给自己倒酒。

抿了一口。

“好酒啊。”

他叹道,“这酒叫什么名字,在哪买的?”

李浔道:“此酒名叫雪醅,是家中所酿。”

刚取名的王逸抬起头,看向李浔。

披着墨色鹤氅的人打量他,问:“先前在殿上被官家问话的,就是你?”

“是我。”

“这酒是你家的?”

“是。”

“哈哈哈,”那人笑道,“你小小年岁,出入禁内,竟然不认得我。”

蒋静瞥了学官一眼。

学官介绍道:“这是童监军。”

童贯今年五十六岁,先前为皇帝在杭州搜罗书画,推举了蔡京,帮助他得到相位。随后蔡京投桃报李,举荐童贯为西北监军。

他执掌兵权多年,威严甚重。

“叔明,你也别绷着,少年人玩乐有什么当紧。”童贯请蒋祭酒坐下,敲了敲碗筷,杯中倒入酒水,又扯下一条兔腿,咬了一口。

“远远就闻到香味,果然不错。”

蔡休看着这几个人把他们的位置占了,那兔肉还一口没吃上,就被童贯和这些先生们分着吃完,眼泪都快流下来了,心里委屈的不行。

早知道就关着门吃,不听他们附庸风雅,说什么雪中燔炙,别有意趣。

意趣他没瞧见,肉都教人家给吃了。

蔡休吸了吸鼻子,他还没吃过自己烤的兔肉。

蒋静闻着这油腻腻的味道,皱了皱眉,他跟着官家一起修道,平时甚少食用这般重料的荤腥。

抬眼看了看童贯,也拿筷子夹了一片肉。

一吃,挑起眉来。

两口吃完,又夹了一条前腿。

童贯觑他一眼,慢悠悠笑问:“如何?”

蒋祭酒沉默了半晌,念起对面的可是童监军,赞道:“雪中燔炙,也有一番趣味。这些学子倒是会过舒坦日子。”

王逸松了一口气,有这句话在,学官们应当不会找他们家里了。

蒋祭酒又端起干净的酒杯,抿了一口。

酒水冲鼻,没忍住咳嗽。

“此酒甚烈。”

童贯笑了笑,低头咬下兔头。

蒋祭酒总觉着他的笑里颇有嘲意,也自嘲地笑了笑,看向一旁站着,俊逸不凡的李浔。

“溪头有明月,不见古今愁。好个少年人,喝酒吃肉,潇洒还潇洒不过来,知道什么愁味?”

他在童贯那下了面子,对眼前这些年轻人,就多有评点。

“一个李浔,一个蔡休,再有一个白子兴。你们三个真不愧是朋友,经义题难看到都传进我的耳朵里。”

蒋祭酒举起筷子,看向那小胖子。

“好个大月亮,就是你的大作?”

再听到自己的诗作,蔡休没有之前的神气。深深低下头,发出细若蚊吟的一声,不仔细听都让人听不到。

蒋祭酒笑了。

他举着筷子,看这几位学子:“看来我太学不应考什么经义,也不该考诗词,就应开一科烹炊之术,考如何逃学,如何吃喝玩乐……想来几位郎君必在魁首。”

在他说话的功夫,童贯已经把那只烤兔吃完,开始吃第二只兔子。

蒋静批评完这几位,回过头就见到这一幕,抄起了筷子。

身后一学官面色难看,他越看那兔子越觉得熟悉,像是他养在后院里的雪兔。

童贯一连吃完一只半兔子,自觉给蒋祭酒剩了不少,擦了擦手,品尝着杯中美酒。

他放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