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那里可有我中国文字?”汪大渊又追问道。
鲁锦白了他一眼,没有解释,而是反问道,“我中国文字是何人何时所创?”
汪大渊当即答道,“乃轩辕黄帝命仓颉所造。”
“那不得了,他们是蚩尤遗族,是轩辕黄帝的死敌,怎么会黄帝那边的字?”
“.”三人顿时哑口无言。
“可既然没有文字,公输令前辈又如何确定他们是九黎遗族呢?”俞通渊也跟着好奇道。
鲁锦又解释道。
“首先,那时的人肯定不会造船渡海,那从陆路可否迁徙到黎洲呢?公输令已然亲自尝试,径直往东北而去,踏冰渡海70里,即可登上黎洲。
“其次,黎洲中部这几个方国城邦,虽不会中夏文字,但他们却有历法,会耕种,还崇信女娲,建有女娲神庙。
“女娲为我中国上古大神,相传人首蛇身,捏土造人,为伏羲氏之妻,而伏羲观法天地,首创太极八卦,制定历法,此皆上古大神也,比之轩辕黄帝、神农炎帝更加久远,黎洲这些方国若非源自我中土,又怎会流传这些东西?”
这下三人听的更加目瞪口呆,居然还有保留这么古早信仰的方国,那还真的可以怀疑一下对方究竟是不是来自中土,再加上之前鲁锦说黎洲人和中国之人长相相同,三人此时已经信了个七七八八。
汪大渊缓了好半天才消化了这巨大的信息量,看了半晌地图,才对鲁锦问道。
“那大帅寻我来此,欲让我行张骞之事,又言所托之事与东海黎洲有关,莫不是要在下出使这几个方国?可那里有什么,竟让大帅如此煞费苦心。”
鲁锦当即道。
“有粮食,黎洲物产颇为奇特,此地有个玛雅国,其民会耕种,其所种之物,当地土人称为玛雅,便以耕种之物为国名,公输令前辈则称其为玉米,亦或称苞米,此玉米可亩产千斤。
“另有马铃薯,可亩产数千斤,宜菜宜粮,可代稻麦为主食,两月既熟,耐寒耐旱,不挑土壤,可在漠北种植,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