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上了它的船舷灯,但为时已晚。
21时,艇长马利涅斯科命令C-13号潜艇加速,23时成功超越并行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后将艇首指向航线,以形成潜艇与攻击目标最理想的90度攻击夹角。
马利涅斯科准备将艇首4具发射管中鱼雷一次性发射出去,给德国人以致命一击。
按照毛熊海军的惯常做法,这4枚鱼雷的弹体上早被水兵们用笔写上了标语,分别是:“为了祖国母亲!”、“为了苏联人民!”、“为了列宁格勒!”和“为了斯大林!”
1月底的波罗的海气温只有零下18度,海面上有不少浮冰,不敢高速行驶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缓缓驶入毛熊人布下的陷阱。
21时08分,随着马利涅斯科艇长一声令下,鱼雷以两秒钟的间隔,一枚接一枚如脱缰野马直奔700米外的“威廉·古斯特洛夫”号。
如此近的距离,如此好的角度,如此大且慢的目标,发射出的鱼雷想不命中都难。
1分钟之后,定深水下3米的3枚鱼雷相继爆炸,第一枚鱼雷击中船舵的正下方,船立时无法操控;
第二枚鱼雷爆炸的位置正是海军女医护人员就寝的舱室,众多女兵顿时香消玉损;
第三枚鱼雷击中轮机舱,动力顿失;只有那枚写着“为了斯大林!”的鱼雷因故障被卡在发射管里动弹不得。
不过,3枚鱼雷足以将“威廉·古斯特洛夫”号送入海底。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在猛烈的爆炸中涌进大量海水,船身快速向左侧倾斜并燃起熊熊大火,导致船上大部分救生艇无法放下使用,船员们只放下了惟一的一艘救生艇。
此时船上已经混乱不堪,人人争相逃命,挤踩致死者不计其数,持枪官兵只将部分妇女和儿童护送上救生艇。
爆炸45分钟后,“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完全沉没,甲板上的人全部落水,在冰冷刺骨的海水中即使会游泳的男子汉也坚持不了多长时间,何况妇女儿童。
“洛”号鱼雷护卫艇赶紧投入救援,但它的吨位实在太小了,只捞救了472人,随后驶来了数艘德国舰船又搭救起一部分人(希佩尔赶到救起564人,但担心潜艇还在附近,就匆匆离开了),但大部分无辜的难民都成为德国nc的殉难者。
海难生还者之一斯克恩当年在“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船上负责培训潜艇学员,他回忆了那场灾难:
“当时鱼雷击中了客轮,我试图通过舷梯爬到上层甲板。就在下面,我看到了令我永生不能忘记的一幕:许多成年人在海水里挣扎;海面上漂浮着数以千计的儿童的腿,他们全部头朝下、脚朝上溺死!原来儿童头部比脚重,而客轮没有特别准备为儿童设计的救生衣,这些儿童全部溺水而亡。”
事后统计,在这场灾难中,只有1239人获救脱险,有9343人葬身海底。
苏联C-13号潜艇一直在“威廉·古斯特洛夫”号不远处观察,当确认这个庞然大物下沉之后,艇长马利涅斯科命令C-13号潜艇下潜加速驶离这一海域。
直到回到母港,这些苏军官兵才知道自己击沉的是一艘排水量25000余吨的德国大型训练舰(因为之前他们一直以为自己击沉的是一艘重巡洋舰),为此,C-13号潜艇获得苏联海军的最高奖章红旗勋章,全体艇员获得集体奖章,艇长马利涅斯科被授予苏联英雄称号。
“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被击沉事件,无疑给濒临灭亡的nc德国以沉重的打击。
为了不使德国军民陷入恐慌,最高统治者严令封锁消息,所有幸存者和知情者被警告严禁向外人透露任何消息,德国的新闻媒体对此事件也未进行任何报道。
平民是战争最大的受害者,尽管有人认为,苏联C-13号潜艇击沉“威廉·古斯特洛夫”号使大量妇女和儿童丧生,这是一种战争罪行。
但战争一旦全面打起来,是无法完全区分军人和平民的,而且“威廉·古斯特洛夫”号并非一艘民船,它作为德国海军的训练船,上面装备有火炮、机枪等武器,还载有千余名军人,是一艘正儿八经的军舰,苏联C-13号潜艇攻击敌舰是应当应份的。
即使是难民船,在当时的战争环境下,被击沉也是难以避免的。
二站结束后,出于种种原因,“威廉·古斯特洛夫”号被击沉事件一直没有被公开披露,知晓此事的人们也逐渐淡忘。
但是毛熊最厉害的还是陆军,当年德国闪电战入侵毛熊,人们在惊叹德国装甲机械化部队的强大外,无不例外的忽视当时毛熊西方面的其装备情况和毛熊整体装备实力情况,尽管初期战役毛熊是被德国没有任何预兆的情况下偷袭得手那么明斯克战役的惨败基本可以理解。
但基辅战役时期,可能情况就大为不同了,即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