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是一场可以轻松解决的战斗,李过也想当第一个登上京城城头的勇士。
以后老了也有吹嘘的资本。
现在近距离观察,眼前的大明守军却给了他一股非常奇怪的感觉。
他手下五千人,有两千老营人马,还有三千是沿途投降过来的明军,战斗力在李自成的闯军当中也是排的上号的。
李过指着城头上的红衣大炮问道:“那几门炮能打多远?”
一旁的狗头军师眯着眼睛看了一会道:“红衣大炮,能打四五里远,不过准头差劲的很,很难打到人。”
闻言李过提起的心稍稍放松下来。
“让儿郎们披甲,弓箭手准备!”
没有披甲的大顺军老营兵纷纷在辅兵的帮助下穿上锁子甲。
弓箭手取出步弓,挂上重箭,开始朝着城墙前进。
他们这些老营兵心态平和,他们大多是跟着李自成打了许多年的老兵,见惯了生死,知道什么时候该紧张,什么时候该放松。
在他们眼中,城墙上的明军都是插标卖首的家伙。
昨天要不是天黑了,他们早就攻破城墙守卫,占领京师了。
“上次老子进城,秋毫无犯,这次老子一定要抢个痛快!”
一个老营兵嘿嘿笑了两声。
“没错,闯王就是太爱惜名声了,放着京城这么大一座宝山不抢,还让咱们去城外扎营,咱当兵图啥,不就图个荣华富贵吗?”
“抢他娘的!”
老营士兵看向京城的目光中闪烁着疯狂的神色。
呜——呜——呜——
咚——咚——咚——
进攻的号角吹响,战鼓雷动。
几百辆盾车开始向城墙下进发。
京城周围的居民不少,工匠也很多,李自成就招募了一批,连夜打造攻城用的器械。
这些盾车上捆着不少厚木板,有的直接就是从老百姓家里拆来的门板。
模样虽然难看,可是胜在结实。
普通的重箭和弹丸根本打不穿。
盾车缓缓前进,在最前面的几十辆盾车上,甚至还蒙着好几层厚厚的牛皮。
李过嘴角勾起一抹冷笑:“这样精良的盾车,即便是虎蹲炮也很难打穿。”
城墙上。
吴襄看着上百架盾车,每辆盾车的后面都藏着十几个、二十几個大顺军。
在攻城方面,大顺军似乎比满清鞑子更胜一筹。
这也跟他们的成长环境有关。
辽东多平原,所以鞑子擅长骑兵野战。
大顺军常年在内地作战,经常打攻城战,有时候一围就是好几个月,所以他们在攻城拔寨方面很有心得。
看到这些盾车,吴襄露出凝重的神色。
“火炮手准备!”
吴襄下令,旗手立刻摇动令旗,十二门红衣大炮整装待发。
这些红衣大炮每门都在两千斤以上,发射的弹丸是十斤重的铁弹。
眼看盾车推进距城墙不足一里的距离,吴襄大手一挥,“开炮!”
“开炮!”
“开炮!”
令旗挥动,传令官齐声大喊。
十二门红衣大炮依次开火,实心铁弹从炮膛呼啸而出,以极高的速度向闯军砸去。
此时进攻正阳门的闯军,前锋部队共有一万人。
李过的老营兵按兵不动,三千改编的明军加上沿途招募的新兵协同向城头发起攻击。
在京城西面,阜成门。
田见秀率领一万老营兵,连同投降的三万明军,一共六万大军发动进攻。
跟正阳门的进攻方式不同。
田见秀让三万明军推着吕公车、扛着云梯,在弓箭手的掩护下,命这些明军只着布甲,拿着砍刀盾牌向城墙开始攻击。
在明军的身后,是老营兵和大量的辅兵。
老营兵压阵,同时也起着监督作用。
任何敢回头逃跑的明军,都会被老营兵砍死。
正阳门前。
红衣大炮的炮弹打在空地上,紧接着高高的弹起,以一种极不规则的路线开始肆虐。
一颗铁弹砸中了一辆盾车,那辆盾车直接被砸的四分五裂。
盾车炸裂,纷飞的木刺和碎屑犹如子弹,钻进盾车后面大顺军的身体里。
盾车后面的二十多个大顺军发出阵阵惨叫。
有倒霉的被铁弹打中,立刻便被碾成肉酱,身体爆裂。
铁弹击中盾车后,去势不减,在地上飞速滚动,躲闪不及的大顺军士兵碰到,也是骨断筋折。
听着身边同伴的惨叫,那些躲在盾车后面的明军瑟瑟发抖。
他们想逃,可是却无路可逃。
因为前进说不定可以活下去,但是后退,只有死路一条。
城墙上的炮手在红衣大炮发射后,立刻用沾了油的绸布清扫炮膛。
待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