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1章 加班  箱子里的崇祯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新的兵工厂选址在煤山的北麓。

只半天时间,兵工厂的简易雏形就已经搭建好。

古代只要不是对房子有特别高的要求,几根木头搭起来,盖上草棚,就算是一处房子。

此刻。

煤山兵工厂正在热火朝天的忙碌着。

大量流民、儿童被临时招募来分装火药。

这年头,可没有什么童工保护、加班超时一说。

只要枪炮声一响,全民皆兵!

而且京师的这些流民对当兵没有抵触,反倒是为了能够有一口吃的而争先恐后。

铁制的手榴弹暂时没有,不过煤山上有的是陶土,一大批陶罐立刻被制作出来。

楚林枫也在关注着兵工厂的进程。

当他看到兵工厂生产的陶罐后,差点没一口老血吐出来。

“这尼玛是手榴弹?这明明就是夜壶啊!”

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不容小觑的。

这些陶罐的个头挺大,个个都有篮球大小。

因为火药充足,这些工匠便玩命的往罐子里装火药。

正所谓质量不够,数量来凑。

装满火药的罐子少说有二十多斤,即便里面装的都是黑火药,那爆炸威力也是极为惊人的。

除了火药,罐子里还被装入许多人中黄、碎石子、朱砂等添加剂。

加量不加价!

天色渐渐黑了下来,兵工厂只能暂时停止了武器准备工作。

古代没有电灯,想要照明全靠油灯、火把之类的照明设备。

但兵工厂的火药堆积如山,一点儿火星子都不能有。

王恭厂的几次爆炸都跟火药储存不当有关。

军事重地,严禁明火!

楚林枫可不想让这些小人儿闲着。

他在鞋盒里面翻找一通,终于给他找到一个LED的小灯,使用的是圆形小电子,如果不关的话,亮个三四天绝对不成问题。

黑漆漆的兵工厂霎时灯火通明。

原本已经打算休息的工匠还以为哪里燃起明火,拎着水桶就冲了过来。

当看到那散发着幽幽蓝光的LED巨型灯泡,这些工匠免不了又是一阵惊叹。

那颗还没有楚林枫小手指大的LED灯泡,对于箱子里的大明百姓而言,就是一個高达七八米的巨型发光体。

许多工匠、流民见到此等情形哪里还站得住脚,纷纷下跪叩头。

“天神这是不打算让咱们睡觉啊!”

“天神怕咱们摸黑干活有危险,所以才赐下神物跟咱们照明。”

“天神还怪好嘞。”

。。。。。。

崇祯十七年。

三月二十六日清早。

京城笼罩着一层薄雾。

吴襄穿着一身精良的盔甲,站在正阳门的箭楼上。

周围是他的家丁。

是从山海关带来的,跟随他征战多年的老兵。

原本他是打算今日城破后,便投降李自成。

反正打不过,还不如投降保命。

他的儿子吴三桂镇守山海关,算得上是奇货可居,他有信心李自成不敢把自己怎么样。

但天神再次降临,让这位逃跑将军转变了想法。

“李自成,我还真盼望着你赶快进攻,本提督也好一雪前耻!”

巳时。

第一缕晨曦穿透了薄雾,照在吴襄坚毅的面庞上。

吴三辅把黑色大氅拿来,替吴襄披上。

“父亲,箭楼风大,您还是去城下,这里有儿子替您看着。”

吴襄摇摇头,道:“为父乃京营提督,总戎京师,一军主帅,岂可擅离职守。”

他转头看向吴三辅,问道:“三辅,东西准备好了吗?”

吴三辅点点头道:“都准备好了,整整三千个,保证让闯贼大吃一惊!”

吴襄自己整理兜(dou)鍪,对吴三辅叮嘱道:“千万注意安全,不要在自己这边炸了,三千个火药罐,可不是闹着玩的!”

吴三辅拍拍胸脯道:“父亲放心,孩儿记得。”

吴襄欣慰的看着吴三辅。

他这辈子,最得意的儿子是吴三桂

至于大儿子吴三凤和三儿子吴三辅,中人之姿,所以一直带在身边。

京师的城高墙厚,想要攻破,绝非易事。

之前李自成能堂而皇之的进入京城,全靠城里的那些叛徒。

现在叛徒大部分被囚禁在文昭阁里,城门处又有重兵把守,从内部很难攻破。

正阳门的城墙上有十二门红衣大炮,除了三门因为年久失修不能发射外,其他几门还都可以正常使用。

神机营的废物点心虽然多,但是能打炮的人还是有的。

尤其在战争当中,是最能锻炼人的。

靠近箭楼的一尊红衣大炮,四个炮手准备就位,在他们身后,还站着几个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