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531章 宣讲清田,接连落网!  房穿明末,开局后门通北美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行的两什警备军闻讯赶过来,挡在了工作组众人前面,虽然刀未出鞘,也没端起火枪,但还是让贾家村百姓心生畏惧,往后退了好些步,也安静下来。

趁此机会。

王舟站到村口的一块大石头上,高声道:“诸位贾家村的乡亲,首先,清丈田亩是朝廷下旨推行的新政,任何人都不得阻拦,严重者甚至会以某犯罪处理!”

谋反处理?

很多跟着闹事的百姓听了吓一跳,脸色煞白。

他们只是不想多交税而已,可没想造反啊。

造反可是要杀头的,最轻估计也是流放。

当下日子比前明时不知好过多少,脑袋抽了才去造反。

这么一想,很多稀里糊涂聚过来的百姓再次往后退,准备偷偷溜回家,就当没来过。

一旁的村正贾兴见此心中一沉,忙壮着胆子出声道:“我们不是想造反,只是不相信你们。说是清丈田亩,谁知道你们量的准不准?会不会多计亩数?”

贾兴说完,混在人群中的狗腿子立马跟着再次叫嚷起来。

“村正说得对,谁知道你们量得准不准?”

“说不定就是想借着清田勒索我们!”

“随便就用造反吓唬我们,还有没有王法了?”

“···”

王舟站在高处,将贾兴和那几个狗腿子在人群中故意带节奏的行为看得清清楚楚,不禁暗气:这个贾兴真是好胆!

他心知不能在“量地准不准”这件事上跟百姓理论——百姓大多不通算术,更别说清丈田亩的算法不简单,便是理论,也根本说不通。

他们总不能先教会全村百姓如何丈田和计算亩数吧?

他于是看向贾兴,道:“阻碍新政落实是否会被归于造反,你们可以试试。”

“另外,据我所知,这贾家村的田地大部分都属于贾氏嫡脉的,乡亲们大多都是佃户。”

“诸位便是种的隐田,难道就不需要向贾氏嫡脉交租子吗?”

“诸位再好好想一想,今日冒着可能被杀头流放的危险,帮贾氏嫡脉隐瞒隐田,到底值不值得!”

百姓虽然多愚昧,却并非没有脑子。

原本很多百姓就觉得对抗官府危险,如今听王舟这么一说,顿时觉得很不值。

须知,贾氏嫡脉虽然整体风气尚可,却也有一两个纨绔之辈,做些欺男霸女之事。

至于底下打着贾氏嫡脉的幌子,欺压良善百姓的旁支族人、管事、家仆什么的,就更多了。

所以这贾家村中并非所有百姓都拥戴贾氏嫡脉,很有些人暗恨、嫉妒贾氏。

如今听王舟把事情说明白,很多百姓就彻底偃旗息鼓了,决定不再阻拦清田。

这时王舟又道,“朝廷收税是为了什么?给官吏们发俸禄,是为了更好的管理这个国家。”

“给将士们发军饷是为了抵御外敌、清剿贼匪,给大伙儿一个太平的生活。”

“此外,建设学校、道路、桥梁、水利等,哪一个不需要钱?”

“乡亲们可以想一想,这些事办好了,大伙儿岂不是都能从中获得好处?”

“若是人人都偷税漏税,甚至是不交税,国家哪儿来的钱粮养官吏、养将士?”

“官吏像前明那般薪俸不足,会不会变着法儿的勒索百姓?将士没有军饷,会不会像明军那样,抢掠百姓比贼寇还狠?”

“诸位不交税,难道是想让大崋也变成前明那样吗?想让子孙过前明时那般朝不保夕的日子?”

虽然江南在这一时空的明末属于被战乱波及较少的地方,却并非毫无()

影响。

天下大乱,南直隶各地小股贼匪也不少,更别说还有不少贪官污吏借机搜刮钱粮了。

甚至,当初左良玉接管南京时,几十万大军进驻南直隶各州府,可是让当地百姓狠狠理会了一番,什么叫做“兵匪一家”、“兵过如篦”。

如今天下太平不过几年时间,百姓可没忘记那段恐怖的日子。

此时听王舟所言,很多人顿时直摇头,表示不愿意再过那时的生活。

眼见很多百姓的神态都变了,王舟再接再砺,又道:“我不知贾家村目下还有没有自耕农,若有,就更该支持朝廷清田。”

“为什么这么说?朝廷要收税,隐田太多,税收便会落在那些没隐匿的田地上,意味着那些老实缴税的人很可能要多承担税赋。”

“这公平吗?显然不公平!便是佃户,也可能因此多交人头税、杂税等。”

“所以说,若是阻止清田,除了地主能占小便宜,其他人都吃亏!”

“况且便是地主,就真的占到便宜吗?要我说,阻拦清田的地主都是鼠目寸光!”

“国家不好了,世道不太平了,地主能过好日子?有这种想法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