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92章 不是臣工不努力,是真的无能为力  朕真的不务正业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书房之内,堆满了各种书籍,还有一些纸张随意的丢在地上,下午的阳光通过透明玻璃洒在了书桌之上,朱载堉伏案在书堆之间,在写写画画着什么,完全投入了计算中的朱载堉没有注意到皇帝前来。

工兵团营专事营造,这种多头烂账最多,也最是麻烦,多层负责制之下,不怕你在下面上下其手,只要事发,都是扯下葫芦牵出藤的连坐处置,一个都跑不了,哪怕是人离任了,人死了,照样一追到底。

“就是得到了密率更加精确的数字,小数点后二十位。”朱载堉回答了陛下的问题,他极为兴奋的说道:“朒数和盈数之间,只能精确到小数点后六位,但现在终于精确到了后二十位!”

易证易得,这种词从天才嘴里说出来的时候,是那么理所当然,但朱翊镠能看明白公式,想不出它是怎么得到的,知其然却不知其所以然。

万历十年四月初七,忠诚的顺天府终于完成了顺天府的普查丁口,这让顺天府丞王一鹗狠狠的松了口气,虽然只是第二,但也足够交待了,毕竟松江府那地方都是流动过去,普查丁口是必然工作,松江府做在了前面,而顺天府没有基础的情况下,完成了皇册的修订。

一直清丈不设限期等于不清丈。

多尔衮刚在山海关打败了李自成入关后,下旨:至朱姓各王归顺者,亦不夺其王爵,故明勋戚赡田己业俱准照旧,乃朝廷特恩,不许官吏侵渔、土豪占种,各勋卫官舍亦须仰体,毋得滋事扰民。

“朕也想清静些,但是清静不了啊,河南清丈不搞好,大明剩下地方就会有样学样,再难再久也要做。”朱翊钧坐直了身子,还是没有认同冯保的想法,和稀泥当然简单,遇到了重大阻力和困难,暂时停下脚步,也不是不行。

垫付了劳役每日两升米的则是这些个乡贤缙绅、衙役、经纪买办,而后这些扑买了朝廷疏浚的人,再问南京衙门要银子。

“清丈,还田,跌跌撞撞。”朱翊钧手里拿着河南布政使的奏疏,河南地方的清丈困难,主要是河南王府多。

沉浸在科学的海洋里,会忘记时间,但身体顶不住的话,大明会损失一大笔财富。

哪有老爷冤的?都是赵丁健这个人贪心不足蛇吞象,拿了老爷的银子不办事,现在银子没了,赵丁健抵命就行。

“朕过来是有件事,让皇叔看一下算学的教材,但朕仔细想了想,这等庶务,还是不麻烦皇叔了。”朱翊钧过来是真的有事,三级学堂的算学教科书,童学、蒙学都好确定,唯独经学的范围和内容,需要朱载堉确认一下。

当初朱翊钧就是随意问了一句,光是否有速度,光速又会是多少,朱载堉在这条路上,跌跌撞撞的前行着,而且距离彼岸越来越近。

密疏制本来就是让皇帝知道地方最紧迫的事儿,并且给出意见的,加强皇权,皇帝非要拿来贪图享乐,丢失皇权的部分,自毁长城这种事,那就不是张居正、王崇古能管得了的了。

“厉害。”朱翊钧由衷的说道,他根本不期许会获得结果,但朱载堉好像越来越接近答案了。

这种密匣刚好放进去一本奏疏,而密匣之内,刻着密匣使用的禁忌,不得转告传阅、非国事不得上奏、一人一匣一匣一疏、不得传阅朱批等等,密匣带锁,匣中有特制火漆,而且还有一套印绶,这套印绶专用于密疏落款和火漆下章,防止密疏被调换,这套印绶只有一半,另外一般在宫里的印绶监。

削藩已经搞出了一次靖难之战,这灭藩,会是何等可怕的政令?

王崇古在用考成法,太好用了!

到底谁更忠诚?顺天府认为上下认为能够如此快速完成,更加忠诚。

皇家格物院的产出,是直接促进大明生产力发展的技术进步,只用白银就能换来这种技术进步,朱翊钧和他的大明,赚大了!

朱翊钧又听不懂!

这一瞬间,朱翊钧可以理解冯保和张宏,那种惶恐和不安了,人类面对未知的时候,都是会第一时间恐惧。

朱翊钧在密匣里给各大巡抚总督挨个写了一封信,通过九龙驿传的塘报,发往了各地。

朱翊钧这辈子做了很多很多买卖,有赔有赚,大部分都赚了,但这些买卖里,最成功的一件,不是市舶司、不是国窖白酒,而是对朱载堉的投资。

大明皇帝日理万机,礼部收到御书房下章的时候,第一反应就是反对,藩王建藩,可是祖宗成法,虽然建藩已经弊大于利,甚至说是百害而无一利了,但这可是对着洪武年间的祖宗成法开刀,这等同于皇帝在自掘坟墓。

内阁之所以赞成这样的奏疏,其实原因很简单,密疏的朱批是不能当圣旨用的,仅仅是用来沟通圣意,而不是夺取六部、内阁职权。

为了把河南地面的土地抢到手里,分给八旗的诸王、军官、兵丁,开始斩杀故明宗藩,一批批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