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意,要休沐三日,而且还要按等级赏赐京堂百官。
这些主张的逻辑都是建立在了大自由贸易的基础上。
“马尔库斯船长,又见面了。”申时行是第六次见到马尔库斯了,这位安东尼奥的大副,现在已经成为了新的红毛番特使。
当局者迷的石鹏等舟师,被人在耳边鼓噪一番后,患得患失,寝食难安,反而是申时行最后这番话,让他恍然大悟,明白了他一直忽略的一个点,大明的海贸不是停滞不前的。
“三天。”申时行看石鹏等人无话可说后,伸出了三根手指,这是他能争取到的最大时间了。
朱翊钧最终停罢了万寿节。
西班牙作为新十字军的护教者,和教廷关系过分亲密了,马尔库斯过去是海上的海寇,天生和秩序无缘。
一一一.二五三.二二一.二零八
申时行很了解大明穷民苦力的生活,在汪道昆没走的时候,申时行有一个月的时间,都在松江新港和造船厂,他真正的了解大明穷民苦力的生活,这是张居正临行前的交待,张居正在申时行离开时,告诉他:脚踏实地,方能致远。
因为朝廷不是看不见的大手,停泊在松江新港码头进进出出的大明水师,是看得见的大手,是实打实的物理层面的威胁。
南北镇抚司是法司,拥有都察院、刑部、大理寺之外,独立的侦缉事权。
申时行对自由的理解和松江学派完全不同,如果真的要套用的话,那就是金钱不会对穷人开放,但是权力会开一个小窗。
大明皇帝真的不是宁予友邦,不予家奴,五桅过洋船的价格极为昂贵,放开了购买权限,也只会成为极少数人的狂欢。
这就是穿透,穿透障眼法,找到幕后之人。
“真的存在自由贸易吗?”申时行看着这七个舟师的背影,喃喃自语的问自己,而后自嘲的笑了笑,儒家一直讲,只要人人都修德,就会天下大同,这一套喊了一千五百年了,也没见人人修德的世道。
大明皇帝的承诺一文不值,吝啬而贪婪的巨龙终究会吞噬所有人,一如当初永乐开海,官船官贸完全垄断海上贸易,所有海贸的收益,都归内帑皇帝独有。
那时候内帑和国帑互相讨饭,边方军兵欠饷,朱翊钧也实在没那个心情,到了万历六年,国朝财用日盈,礼部再想恢复这个节日,每次都被皇帝以‘照旧例不必劳费’为由给否决。
申时行笑着说道:“那一条船的货,能赚多少,你很清楚。”
申时行处理着松江府诸事,松江府稽税房和松江府衙沟通,对部分稽税事务进行了穿透执法。
大明存在极为普遍的世袭制,狱卒的儿子还是狱卒,军兵的儿子还是军兵,匠人的儿子还是匠人,将军的儿子还是将军,成为舟师,儿孙们就拥有先别人一步的优势。
盈嘉公主一次出手就是五千两黄金,其实也是告诉皇帝,他的女儿在吕宋过得很好,没受委屈,都能拿出五千两黄金孝敬父亲了。
“这个逻辑很怪很怪,金钱向穷人开放,岂不是说人越穷,越有钱?而且,金钱是自由的,那一艘船数万银的获利,为何没有流到你的手中呢?只流到你手里那么一点,就值得你感恩戴德了吗?”
大明商舶可以前往秘鲁、巴西,甚至是西班牙的新世界交易之家塞维利亚贸易,而英格兰的商船只要出现,都会看作海盗处理。
在这个学派看来,愿意放弃自由换取保障,既会失去自由,也会失去保障。
无论从体量还是从人口,大明在这个年代,都无愧天朝上国这四个字。
三代之上,终究是个读书人不断描绘出来的理想国罢了。
“学生告退。”石鹏看了看其他人,看大家都没有胆气继续和申时行辩论,只好告别。
最后还是在皇帝的坚持下,国帑内帑各出三十银,将海事学堂的束脩降低为了个人承担六十银,如果愿意投效水师,服役三年,则可以不必偿还束脩,而这三年时间,还可以领俸禄。
松江府府城,丁口已经超过了一百万,从海边的渔村成为百万级大城用了九年的时间。
利玛窦听不懂他们在说些什么,他只是在四处打量,他的眼神里皆是震惊。
绵延不绝的附郭民舍、车水马龙的商行马队、一眼看不到头的民坊工场、川流不息的人群、鳞次栉比的商铺、干净而整洁的街道,都让只有二十四岁的利玛窦目不暇接。
矛盾,是矛与盾对立且统一的存在,并非单独存在。
“这是什么?”马尔库斯来到了造船厂,他本来是要看大明五桅过洋船的存货,确定今年购入数量,他看到了游龙号和飞云号的龙骨。
八月十七日是父亲的寿辰,作为外嫁的女儿,要给父亲送一份贺礼,这是孝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