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九十三章 论契丹之患  五代第一太祖爷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最不缺的就是野心家,已故太后述律平、耶律德光、世宗耶律阮,到如今的耶律璟,哪个不是经过一番惨烈厮杀,才夺得帝位大权。

辽国皇位传承天然伴随血雨腥风,究其根本原因,是因为契丹上层贵族在全盘汉化学习汉家衣冠传统,和恪守祖制、维护部落联盟奴隶制之间摇摆不定。

臣料定,契丹内部争权夺利的传统还会延续下去,不经过几代人的厮杀演变,契丹人难以在发展大局上形成一致。

臣建议密切关注契丹内部局势,一旦其内部生乱,契丹各部族陷入内斗,就是我朝出兵收复幽燕的良机!”

柴荣默默点头,没有对朱秀这番话做出评价。

王朴道:“契丹势大,兵锋凶勐,一旦轻起战端,结局难以预料,为何不等国家彻底一统,国力精进之后,再徐徐图之?”

朱秀苦笑道:“文伯公可想过,如果等到我朝彻底一统,再经营几年积攒国力,之后调集重兵北伐,与契丹人决战。

可到了那时,契丹贵族内部也基本完成整合,制度统一,号令严明,再无内乱之忧,国力蒸蒸日上,不见得比我朝差。

那时候,契丹占尽幽燕地利,掌握战略主动权,是战是和,全凭契丹人说了算。

河北至云朔一带的防务,将会成为我朝无比沉重的负担。

那时再想解决边患问题,就不是一两代人能做到的,汉人和契丹,将会陷入长久的对峙局面。”

“这.....”王朴愕然,张了张嘴却发现自己难以反驳,苦笑着长叹口气。

柴荣和王溥皆是面色凝重,沉默不言。

朱秀所说的情况,的确是完全有可能发生的。

契丹人几次南侵计划无疾而终,不就是因为关键时刻,上层贵族集团发动动乱,为争夺帝位惨烈内斗,最终无暇南顾?

耶律阿保机之后,耶律德光上位,联合母亲述律平对付兄长耶律倍,将其软禁在东丹,逼得耶律倍不得不南投明宗李嗣源。

耶律德光之后,耶律阮凭借战功人望和太祖长孙身份,获得大部分部族首领支持。

而述律平则青睐小儿子耶律李胡,双方隔桑干河陈兵对峙。

多方斡旋之下,才达成横渡之约,避免一场惨烈内战。

广顺元年,刘崇请耶律阮出兵南下灭周,行至武州祥古山时,遇弑被害,契丹大军匆匆打道回府。

耶律德光长子耶律璟异军突起,率军平定各部叛乱,登上帝位,太宗耶律德光一脉重新执掌大权。

可契丹内斗的根源依然存在,今后一段时间内也不会消停。

目前来看,内斗主要产生在耶律倍和耶律德光两大分支之间,契丹王族依然掌控绝大部分权力。

这种内斗会持续多久,谁也不知道。

一旦让契丹内部完成由奴隶部族制向封建制转变,这种混乱就会很快平息,大辽国也会进入快速发展阶段。

如果到了那时,还是无法收复幽燕,辽国和中原王朝的攻守形势可想而知。

柴荣长长地吐出一口浊气:“幽燕之患不除,终将贻害后世子孙!”

众人都感到心头沉重,收复幽燕已经是迫在眉睫之事。

朱秀见众人脸色难看,怕自己一番话将他们吓住,赶紧笑道:“陛下和诸公也无需忧虑过甚,契丹毕竟施行了数百年的奴隶部落制,想要短时间内完成演进是不可能的。目前来看,时间还是站在我们一边,只要我朝稳扎稳打,稳步增进国力,相信终有一天能收复幽燕,重塑北疆边防!”

柴荣振作精神,笑道:“朱秀说的不错,我大周与契丹之争绝非一朝一夕可定,眼下当务之急,还是要平定内患!”

王溥拱手道:“臣建议把陶公和文伯公的两篇平边策收录在桉,召集众臣集中学习,广泛讨论,整合人心,以备将来朝廷定下大计!”

柴荣笑道:“好办法,就照卿言办理!”

朱秀忍不住多朝王溥看了几眼,这家伙莫不是哪个单位党群口出来的?

柴荣看看王朴和陶谷,稍作沉吟,道:“即日起,王朴升任枢密副使,兼户部侍郎!陶谷....”

王朴一愣,似乎没想到皇帝会突然升自己的官。

朱秀提醒道:“文伯公还不赶快谢恩?”

王朴迟疑了下,拜首道:“臣谢陛下隆恩!”

陶谷咽咽唾沫,一个激灵赶紧趴地上,低垂脑袋不敢吭声,心里扑通跳得厉害。

柴荣皱了下眉头,似乎有些犯难。

陶谷此人,之前可是从未进入过他的视线当中,一时间不知道该怎么处置才好。

不过陶谷这篇平边策写得确实不错,相当有见地,柴荣升了王朴的官,对陶谷也不能置之不理。

朱秀轻咳一声,羊装不经意道:“陛下,臣这中书侍郎做不长久,陶公久在中书省任职,熟门熟路,不如就让他接替微臣?”

柴荣考虑一番,觉得可行,笑道:“不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