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费可以免,书本费可减半,但不能免费。
六年不行,那就三年。
小学六年分成了前三年的初小,以及后三年的高小。
十年内,学龄儿童的初小义务教育入学率超过百分之八十,这是皇家小学成立之前,蓝鑫心里制定的目标。
在大明境内,认字,能读会记的人很容易找工作,收入不错,若是心思活泛一点,那赚钱就更容易了。
农民百姓不是瞎子,看到身边读几年书的小娃收入都比自己高,心里会做出比较,觉得想着进步,自己年龄太大了,不能进学校读书,但是,自己可以咬牙供子女读书。
只要子女争气一点,就可以通过读书出人头地,做父母的,能够得到直接的好处。
很多读书人,觉得大明天皇德仁是有史以来最好的国主,给天底下的学子们盖了很多好学校,皇家出钱雇老师给孩子们上课,学费免了,而且书本费也很便宜,国主鼓励子民把学龄儿童送到学校上学。
有些人觉得自己的子女笨,读书没有出息,但他们的亲朋好友,以及邻居,都会劝他们送孩子去学校读书。
“天皇陛下是不是值得我们敬仰?”
“值得,我很敬仰天皇陛下。”
“德仁天皇鼓励孩子入学读书,我们这些百姓是不是应该支持?”
“应该支持。”
“那你为何不让你的子女去读书?”
“我……好吧,我明天就送孩子去学校读书!”
时代在变化,一些人的想法顺应潮流而变,同时,影响着身边的人去改变。
变化,改变,进步!
大汉国更名大明国后,境内很多有学识的人逐渐感觉到这个国家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国力一天天强盛,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好,贪官污吏也变少了。
“盛世来临了!”
一些人不仅自己心里这么想,还表达出这种想法,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