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小偷在仙界生活数日,但他本身并不懂什么具体的才能,只不过是凭着油嘴滑舌套出仙界的一些浅显东西,便拿来显摆。
但凡间的人并不知道啊。
他们只是凭着小偷盗用的那些东西就把他当成了才子,将小偷高高吹捧起,就连皇帝都被小偷的“才气”折服,封了他一个大官。
然而,话本讲究的就是一个戏剧性。
无独有偶,同样是有一个猎户上山打猎的时候碰到群狼追击,摔下山崖,误入仙境。
仙人们将可怜的猎户救起,热情好客招待了他。
猎户一开始也被仙境的一切所震惊,但是不久之后,他就发现——咋这些东西都这么熟悉呢!
这诗、这歌、这些随处可见的小玩意儿,不就是那位大才子弄出来的吗?!
猎户因为好奇于是问出声,这个时候的仙人才知道他们仙境的东西被一个恬不知耻的小偷盗用。
生气的仙人们带着猎户出来,直奔皇宫,告发了小偷。
这猎户只是在仙境耽搁半日,人间已过大半年。
小偷在人间大放异彩不过大半年,刚刚被皇帝封做大官也才两三天时间,这个谎言就被戳破了。
仙人很生气,皇帝也有点惶恐。
好在仙人不是不讲道理,那些已经被泄露到凡间,对凡人生活有益的东西他们并不追究,只是让皇帝把这件事告知天下。
至于猎户则是因为误打误撞检举了欺名盗世的小偷,得了黄金千两,和和美美的做了大富豪。
而皇帝则是因为被蒙蔽,也得了仙人的一道仙气补偿,保证他这辈子无病无灾。
至于小偷,则是被游街示众。
他的所作所为遭到了百姓的不耻,尽管没有被问斩,可是今后无论他走到哪里,都会被人鄙视、远离。
这其实不过是李思如穿越后的所作所为,只不过穿越这种事情对于古代的百姓来说有点接受无能了,所以顾软改了改,改成带有神话色彩的故事。
要说,这个故事应该更加偏向童话,毕竟坏人做了坏事是有惩罚的,并且从头到尾的指向性都很高,就直接指明了小偷坏。
但是现实里,李思如是独一无二的穿越者,如果没有顾软做任务来到这个世界,根本没有一个人知道真相。
并不是所有的坏事都被仙人看在眼里,否则凌萧也不会因为李思如跟越王的所作所为而黑化。
顾软把这篇稿子交给元公公后,元公公就拿去照常给凌萧找人誊抄。
所以在这篇稿子正式出书之前,凌萧是看过的。
或者说,顾软写的每一篇稿子在出书之前,他都有看过。
偏偏这个故事,却给了他一个直觉。
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或许是之前顾软的无心之言,说李思如的人设有问题。
所以在看到这个故事之后,凌萧下意识的就跟李思如的一切对起来了。
虽然凌萧在定亲之后很少见到这个未婚妻,但是因为他的一切悲剧都是因为李思如而起,所以凌萧对她的事调查得也很清楚。
就是越清楚,才越觉得蹊跷。
明明定亲之前,李思如的评风跟村子里其他姑娘没什么两样。
怎么偏就在逃婚之后,变成完全两个人的样子。
她的那些奇思妙想从哪里来?
她的性格又是如何判若两人?
直到看到了顾软写的这个故事,凌萧豁然开朗。
仙境。
自古以来总会有仙人传说,但是谁也没见过,然而要说仙人是假,可是谁也没有证据。
假设李思如是因为什么意外,跟这个小偷一样,去过仙境,那么一切都解释的通了。
只是不太相同的是,书中所说的天上一天,地上一年。但李思如从头到尾都没有消失过。或许……她也并非是小偷那般整个人掉入仙境,而是在梦中误入呢?
顾软写这个故事的最初用意其实只是想暗讽李思如,让她慌张来着。
却没想到因为出书背后还要经过凌萧一手,从而导致这位反派大佬思维发散,几乎是猜中了真相。
凌萧想到,如果是梦中所见,那么有一段时间的李思如,应当是因为遇上了这样神奇的事情而表现与平日不同。
他因为是未婚夫,还未成亲之前见面并不多,所以不知道李思如的细微变化很正常,可是李思如的家人,应该是清楚的。
在顾软这本书大卖的时候,首都之前好不容易关于越王妃的流言被人遗忘,又再次被掀起来。
无他。
越王妃的突然崛起跟从仙境归来的小偷实在太像了。
一样是才华横溢、一样是奇思妙想,一边做买卖大肆捞金赚钱,一边参加诗会出口成章。
小偷靠着这些名声做了大官,而越王妃靠着这些名声嫁给越王……
这很难不让人联想起来。
于是,关于越王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