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软不知道她出书的背后还是如此曲折,也幸亏有凌萧帮忙兜底,所以才能让人家书馆一次同意下来。
顾软给自己弄了个笔名叫九州居士。
所以凌萧让人帮忙誊抄写得也是这么个名。
顾软出的书还挺上头,就是刚开始买的人太少了,以至于少到十天半个月只卖出去两三本。
那书馆掌柜的都在考虑要不要下架这本的问题,结果凌萧听着元公公禀告之后,直接派人给书馆老板捐了一笔钱,把顾软的形象塑造成有钱任性就是想出书玩玩的大少爷。
有没有人买的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须得上架。
差不多就是“我给你一笔钱,你把我的书放仓库堆灰也成,但是书架上必须有一本我的位置,万一啥时候就突然有人买了呢。”
果不其然,又过了两天先前买的几本书的客人……的家属来书馆了。
这年头讲究一个门当户对,所以读书人的妻子大多也都是知书达理识字的。
虽说顾软写的情节前半段是挺符合当下书生yy的想法,可是后半段就是女主看穿渣男本质虐渣的故事。
作为yy的主流,他们怎么能看到自己的形象如此!
看的下去的还是少数,反倒是家中的妻子见了,读起来还心情舒畅,大有点评:
“确实如此,既然是高门大户养出来的女儿家,怎可这般软弱,就算是被欺负了也忍吗?我是不赞同的。”
不仅如此,她们还劝说自己的丈夫,“相公又非书中尧生,何故为此怄气?那般虚伪、狼心狗肺之人只能算做枉为读书的小人,与君子并非一路。”
男人们:……
先前心里还是觉得这个九州居士是不是在故意抹黑书生的形象,但是听到自家夫人是这般评价,他们又立马把自己跟那些沽名钓誉之辈分清界限。
“怎么可能!为夫绝不是那般忘恩负义之人!”
于是,这本书先是在小范围读书人家中火起来,后来又被读书人当做标榜自己绝不是男主一类。甚至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而大力向其他人推荐。
书馆至迎来了读书人的家属到读书人之后,顾软的书就慢慢开始刷爆朋友圈了。
要知道,读书人最不缺的就是交流会跟嘴皮子。
只要有这么一小撮读书人知道的事,不出几日,就变成一个城市的读书人都知道了。
这不仅仅是书中情节反映出来的人品问题,而且还是一个全新的角度!
大家总写什么才子佳人,成双成对的老套路。突然在这群本子里杀出一个一毛不一样的新角度,可不就是鹤立鸡群这么明显?一下子抓住了他们的眼光,引领了新潮流。
要是看得再深入一点,这就是创新!
顾软等了一个多月才等到元公公说了她第一本书的禀告。
她不知道外面的人时怎么议论自己的书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她已经拥有了一个不小的热度,合适可以推出自己的第二个坑了!
她拿出了前段时间就准备好了的稿子,交给元公公。
因为还要等第一本书的成绩才能确定自己选择的这条路对不对,所以这段时间里,顾软为后面的发展做了好几个方向的构思,还顺带写了短坑。
所以这些都是提前准备好的稿子,如今看成绩发展的不错,她就不用再挖其他方向的试探了。
一步到位。
元公公又拿着稿子出门。
当凌萧又给男女主添了几个不大不小的麻烦让他们头疼的时候,顾软已经是读书人圈子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了。
然后……
顾软就开始向女主下黑手了。
现在九州居士是首都里最神秘的一个存在。
在九州居士火起来的时候,有不少人都想要邀请他参加诗会、赏花会以及踏青什么的,就是为了多交朋友。
谁曾想,去了书馆问,书馆的人都支支吾吾不知该怎么开口。
他们敢说去卖稿子的人,很明显是宫里出来的太监吗?
而且在一开始他们还认为这个人写的书不会火准备下架的时候,竟然还给书馆送来了一批银子,表示九州居士不缺钱,就是写着玩,当然顺便能赚钱肯定还是要的。
搞得书馆掌柜的一度怀疑九州居士是在玩票。
不过就对方表现出来的这两手,掌柜的便猜测九州居士是宫里哪位贵人。
既然都是贵人了,再打听下去他可不敢。挖掘九州居士的步伐就此为止。
谁能想到火了之后还有这么多读书人来问呢。
掌柜的怂怂表示咱也不清楚,咱也不敢问。
其他读书人不明所以,传来传去的,大家都知道九州居士很神秘了。
这也就造成了,有神秘二字笼罩在头的顾软下一本书,引来了又高一层的热潮。
结果他们看到了什么???
这本书相对于前面几本类似才子佳人最后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