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373章 新亚裔崛起  阿根廷帝国崛起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邓天照也是华裔中的佼佼者,他来阿根廷比较早,二战时期就来了。

在门多萨省葡萄园当苦力时,他发现农场主对东方秘药的需求,找到了改变命运的机会。

通过伪造宫廷秘方包装福州草药,向农场主兜售壮阳酒,实际上就是高粱酒兑巴戟天,利润率非常高,而且真的有那么一点点效果。

他还与教会医院神父勾结,将过期抗生素重新灌装成东方灵药,专治梅毒与伤寒,赚到第一桶金。

当时阿根廷华人数量刚好突破3万,大部分都是从事洗衣店和餐馆这些底层行业,假药工厂成为他突破职业天花板的野路子。

积攒到钱财的邓天照,因为差点搞出人命,不得不与家人搬到了布宜诺斯艾利斯,购置了房产,又做起了老本行。

他的大儿子邓世明在博卡区贫民窟开设地下赌场,引入香江六星彩玩法,将奖金池与阿根廷足球联赛胜负挂钩,吸引大量失业工人参与。

邓氏家族迅速发展壮大,与福州帮的第二大派系闽江帮建立了合作。

科恩内阁上台后,所有黑帮被清盘,邓世明缴纳巨额保释金后没有被公诉。

出来后成立博卡东方娱乐公司,经营合法的夜总会,彻底退出地下赌场行业。

后来从马德普拉塔获得了第二批合法赌场牌照,经营正规赌场。

二儿子邓龙达是情妇所生,开了一家东方皮革贸易公司,向国防军低价竞标军靴订单,将订单转包给福建同乡的地下作坊,用废旧轮胎内胆掺入牛皮压制,每双成本0.5美金按2美金价格结算。

通过空壳公司将利润转移到南洋地区的银行,套取利润,又以美金重新进阿根廷,洗白上岸成立正规鞋厂。

三儿子邓云周开设闽江汇兑公司,表面经营侨汇业务,暗中弄比索-美元黑市,在布市唐人街设立12个侨汇代理点,通过控制地下汇率差价套利,与平潭帮合作,将走私利润伪装成茶叶贸易款汇回新台北和南洋地区,单笔交易抽成15%,闽江汇兑公司是阿根廷最大的地下钱庄之一。

汇兑公司后来更名闽江国际金融集团,逐渐走向正规,参股了阿根廷通商银行。

邓天照本人仍然控制东方药业公司,去年的营业额已经有3.5亿比索,他联合福州帮控制的《阿根廷华商报》连载《清宫秘药考》,虚构了法国大革命时代法兰西传教士带回美洲的伪史,使邓氏药酒在1958年获得阿根廷卫生部传统医药认证,年销量突破150万瓶。

东方药业新生产的圣安东尼奥疗伤膏效果不错,成为公司王牌产品,因为效果确实可以,还成功进入阿根廷军方供应商名录。

东方药业和欧阳家族控制的德仁堂药业,马来亚华裔张氏控制的怀恩制药,秘鲁华裔白氏家族济世堂药业,越南华裔李氏兄弟控制的同德生制药进行了激烈竞争。

但就制药行业来说,印度裔和巴西裔控制的药业公司的规模还有生物科技上都要超过华裔,如印度裔夏尔马家族掌控的波西医药,巴西裔席尔瓦家族掌控的普兰医药,还有巴西裔马丁内斯夫妇艾琳娜制药,印度裔帕特尔家族创办的巴鲁托医药都是规模庞大,研发能出色。

这些新崛起的药业巨头规模上虽然不能挑战科恩财团旗下的三大制药公司和阿根廷国家制药公司,布兰卡国营制药公司,但也已经开始追赶老牌的亚瑟制药,阿尔贝托制药,马松药业。

激烈的竞争下,阿根廷医药行业迅速发展壮大,布宜诺斯艾利斯与布兰卡市并列为阿根廷两大制药中心,仿制药,病毒药物,植物药品,创新药,东方药品,印加草药,中药,甚至基因药品都被开发起来。

科恩内阁将制药业列为战略产业,成立国家制药研究所,提供税收减免、研发补贴,吸引外资建厂,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和布兰卡市设立生物医药产业园,吸引本国药企设立研发中心。

阿根廷从事制药的工人和研发人员超过了19万,医药工业带动经济产值超过37亿美金,已经迅速发展成为仅次于美利坚,德国、瑞士,制药实力和英国、法国,日本的制药强国,成为拉美最大制药国,向非洲、南洋提供低价优质药,扩大影响力。

邓氏家族成功洗白后,联合新台北、新华夏华裔成立阿根廷华商商会,发展的越来越好。

阿根廷目前已经成为新华夏华裔,南洋华裔,新台北华裔的重要决斗场,他们成功在这里扎根,这里的环境十分宽容,对华裔的待遇来说相当不错,今年预计又有十多万华裔迁入。

其中南洋华裔因为数量多,财富多,成为华裔主要团体,新台北和新华夏华裔也慢慢联合起来,对抗阿根廷的南洋华裔,但也开始相互融合接触,利益的合作和对抗从来不是非黑即白。

第一代新移民仍遵循落叶归根传统,部分资产通过地下钱庄汇回原籍,很少融入阿根廷主流社会。

但这样的人其实不算多,因为华裔新移民大头还是来自于南洋地区。

还有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