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9章:一场巅峰性的考古发掘  我在北大学考古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用植硅石研究早期农作物和复原古代植被,但由于提取技术的不完善和种属鉴别标样的缺乏,半个多世纪以来。植硅石研究在考古学中的应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但是,为了弥补植物遗骸在保存问题上的局限性和孢粉在埋藏过程与种属鉴别上的局限性,植物考古学家们迫切需要找到一种埋藏地点准确、所需保存条件少、能相对精确地识别与鉴定的考古植物遗存。”

“由此,从60年代末开始,某些学者把兴趣又重新转向了植硅石的研究上。据我所知,这个方面美国和曰本学者是走在了前面。”

“那么咱们国内?有没有学者做相关研究?”

这一刻,苏亦终于摇头,“不太确定,还需要去中科院植物所了解一下。”

“那怎么办?”

“不管如何,都要先提取样本,到时候把样本送到植物所,寻求帮助。”

该说的都说完,四人继续进行遗址土样的采集。

为了避免周围树林以及农作物产生的现代孢粉的干扰。

苏亦让大家选择在无风的时候取样。

不然,洞口猛然灌入的山风,对发掘的样品,肯定会产生相应的干扰。

不仅如此,手铲也必须是干净的,刮出待采样位置的新鲜面之后,开始自下而上取样,为了避免土样之间相互干扰,每一次取样都要迅速放入密封袋密封,贴好标签。

在这个方面,比之前浮选法取样谨慎多了。

对此,其他人都不太理解。

苏亦只能解释,“与其他微小植物遗存如孢粉或植硅石的土壤样品不同,浮选的土样对污染问题不是很敏感。”

“为啥?”

“因为只有那些炭化的植物遗骸才有可能长期地保存在古代文化堆积中。因此,在实验室内对浮选结果进行分类和鉴定工作时,为了确保研究成果的可靠性,对发现的那些未经炭化的植物残骸一般采取剔除或存疑的处理办法。”

“所以,不论是在样品的采集过程中还是在浮选的过程中,只要注意避开现代炭化物质源,如各种窑场、垃圾堆放地、采用烧秸施肥的田地等,浮选样品的纯洁度就不会受到很大的影响。”

“但是,孢粉跟植硅石不一样,它们很微小,而且,它们现代植物也都存在,不会炭化,同样植硅石分析方法与孢粉分析方法有一定的相似性,所以不管从哪一个方面来说,都要尽量保证它们其他因素对它们的干扰。”

面对苏亦如此郑重其事的叮嘱,陈文骅三人采集样本的时候,就更加小心翼翼了。

不过这一次,样品量不再按照体积来算,直接用重量。

根据苏亦的方案,分别在十个点采集,然后每一个样本都保证多余500克。

除了表面土样,苏亦还把遗址文化层分为13层进行取样。

在取样方面,孢粉分析跟植硅石分析,并没有什么两样。

陶片、粘土、木炭、炭化

为您提供大神莫鞑的《我在北大学考古》最快更新,!

第289章:一场巅峰性的考古发掘免费阅读:,!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果核等等,都可以成为植硅石分析的样品。

就这样又花了三天的时间,对整个仙人洞遗址进行全面样本采集。

至此,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1979年春季的第一次发掘任务宣布结束。

苏亦、沈明、陈文骅以及他的徒弟小王四人从万年返回南昌。

回到南昌的第二天,把沈明上返回广州的列车。

苏亦就随同陈文骅还有江西博物馆彭副馆长两人上京求援。

辛辛苦苦大半个月,成果如何,就看接下来的中科院植物所的鉴定成果。

是不是震惊全世界,就看这个时代祖国的科技实力有多雄厚了。

对此,苏亦只能期待着。

为您提供大神莫鞑的《我在北大学考古》最快更新,!

第289章:一场巅峰性的考古发掘免费阅读:,!

『』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