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87章: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  我在北大学考古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免费阅读:,!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一样借巢生蛋了。

这个比喻,让苏亦猝不及防,但更加让他意外的还在后面。

陈文骅竟然说他经过这事以后,也产生创办一本农业考古的专门刊物,名字还没有确定,还在征集之中。

还要确定啥啊。

苏亦回信的时候,就建议刊物名称直接叫《农业考古》。

这个霸气的名字,多少让陈文骅有些忐忑,回信的时候还说,这个名字是不是取得有点大。

苏亦立即回信,“农业考古的专门刊物,取名《农业考古》再合适不过,未来还可以借此推动农业考古这一新兴学科的建立。”

说着,他还举例国内外农业考古的现状,最后得出一个结论,全世界范围内,只有中国这一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农耕文明古国才有创办农业考古的这一学科的土壤,这是我们中国人的自豪。

这鸡血打下去。

陈文骅就激动不已。

直接邀请他有空的话,务必前往南昌一叙。

还说为兄定然妥善安排好一切事宜。

甚至,还特意提及,如果苏亦想要去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亲自调查勘探的话,他可以陪同。

估计,这位先生还不知道他多大,直接跟他兄弟相称。

苏亦看完信件哭笑不得。

却有些心动了。

实话实说,他这段时间赶回北大,其实没啥事做。

除了读书就是读书,并没有机会参与田野发掘。

因为北大是高校,是教学单位,必须优先考虑教学而不是考古发掘。

只要安排学生实习的时候,北大考古研究室才跟地方考古部门合作进行实习发掘。

这种情况之下,根本就不符合他现在的需求。

北大的师长也意识到这点,才把他安排在省博实习。

只是没想到他心野到这个程度,想要推动江西万年仙人洞遗址的再次发掘。

他的文章发表以后,各方面都做出反应,北大方面也没有与世隔绝,在第一时间就知道他闹什么幺蛾子。

好在宿先生得知他想要通过历史语言以及佛教文献去论证稻作起源是从印度传入中国属于谬论之事,也没有制止。

哪里知道他醉翁之意不在酒,他是想跑江西发掘万年仙人洞遗址。

这事并不好弄。

现在的北大并不是后世的北大,触角还没有那么长,可以随意在全国各地去推动考古发掘。

现在国内最有影响力的考古单位是社科院考古所而不是北大。

北大考古研究室方面根本就没有办法通过官方层面去推动这一次考古发掘,原因很简单,没钱没经费,这事根本不靠谱。

北大方面推动不了,陈文骅也推动不了,这位先生还不是后来的江西社科院副院长,现在的他只是刚通过古代农业科技展览在行业内崭露头角,不算粉嫩新人,却还没有那么牢靠的圈内地位。

苏亦贸然上门,也没啥用。

因此,他一直在等。

等着文章的影响力发酵。

果然,稻作起源在他的刻意钓鱼之下,终于变成学术热点了。

也带来一些正面影响。

比如推动华农的《农史研究》提前创办,也鼓动起来陈文骅那颗躁动的心,对方创办《农业考古》的念头终于起来了。

甚至,jx省博的相关领导也开始重视万年仙人洞遗址问题。

真的如苏亦文章所说那般,仙人洞遗址真是中国稻作起源之一,江西就火了。

不管是对于江西于考古成就的肯定,还是对江西历史的宣传都是极其证明的事情。

由不得他们不重视。

甚至,通过跟陈文骅的通信,苏亦已经得知jx省博的同行也都在好奇,万年仙人洞遗址是不

为您提供大神莫鞑的《我在北大学考古》最快更新,!

第287章:文章发表以后,苏亦在农业考古圈火了免费阅读:,!

『』,最快更新最新章节!

是真的有史前稻作遗存。

陈文骅已经开始向单位领导申请再次发掘万年仙人洞遗址。

这也是他为什么会邀请到南昌一叙的原因之一。

那么要不要去呢?

苏亦也在纠结。

他是想去的。

又担心白跑一趟,啥都干不成。

一连几天,苏亦都有些心不在焉的。

他的情况被杨式挺发现了。

询问之下,苏亦也不隐瞒,直接说,“jx省博的陈文骅先生想要重新发掘万年仙人洞遗址,已经在申请之中,还没有得到他们单位领导的批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