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吉大教书,不代表他讨厌吉大,也不代表吉大就差。
在国内高校的考古学科建设之中,吉大仅次于北大,尤其是在古文字教学方面,吊打北大,不然,这一次古文字成立大会也不会是吉大承办。
苏亦在吉大文科楼给他们考古专业的学生做演讲的时候,也在使劲夸奖吉大的好。
从新会讲到梁任公再讲到梁思永先生,再说到昂昂溪遗址,又接着说东北考古,然后延伸出边疆考古的概念。
进而提及“满蒙藏回鲜之学”,很顺利过渡到,到吉大的时候讲述吉大的历史夸奖吉大的好,本质都是一样的。
就算这样,他的演讲,依旧获得吉大同学生的喜欢。
因为这种励志演讲,本质上就是鸡汤。
再加上,他本人奇特的经历,使得他的演讲更加具有说服力。
这些原因,黎新叶自然弄不明白。但,在她看来,苏亦的学识是无容置疑的,获得吉大学生的喜像是社团负责人茶话会以及元旦晚会表演的事情,好像他们希望你能登台表演。”
“啥玩意?”苏亦满是懵圈,“我啥都不会,登台表演个啥?”
黎新叶笑,“你在北大可出名了,能写会唱,他们不找你找谁啊,估计这事你赖不掉了。”
苏亦确实赖不掉了。
北大社团部负责人茶话会,之前学生会袁主席早就跟苏亦提过,不过之前他忙于故宫实习的事情,一直抽不出时间,这事也一推再推,没想到学生会这边还打算让他出席,这事估计赖不掉。
至于表演的事情,也没法赖掉。
等第二天,学生会袁主席找上门来,说明来意,苏亦正准备婉拒的时候,对方直接说,“小师兄,这事是校长点名的,他听说你在音乐方面很有天赋,特意让你参与元旦晚会表演,说这是恢复高考后的第一个元旦,也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元旦晚会,学校很重视,这事你们历史系的邓广铭先生也是同意的。小师兄,这事你可不能推脱。”
苏亦无奈,只能答应,“那么表演曲目呢?有什么要求?”
袁主席的回答出乎他的意料,“没有特别要求,只要不是敏感曲目,都没有问题,新年新气象嘛。”
从这些话来说,苏亦明显感觉到自从这项国策颁布以后,国内气氛也开始焕然一新。
这是好事,但他也没有胡来。
过去压抑的太久,结果稍微松绑,就信马由缰,很多人都玩脱了。
苏亦没有乱来,但,也没有跟大家一样都选择当下流行的红歌,而是搞起原创。
于是,他社团茶话会过后,他就开始跟黎新叶一起排练新歌。
这样的好事情,不找叶子同学一起作伴,一个人登台表演多无聊。
因此,原定苏亦的单人秀成男女双人秀,这样也挺好,袁主席跟学生会的组织者也没有反对,反而,很喜欢他们的表演的曲目。
1978年12月31号,元旦晚会如约而至。
大饭厅内,人头攒动。
平时空荡荡的大饭厅,全部都是坐着小板凳的学生,他们满是激动地望着台上,翘首以盼。
对于北大的新生来说,这是他们的第一个元旦联欢晚会,这种大型的演出活动,今年还是第一次,都觉得新奇无比,尤其是台上的表演者都是相熟的师生,这种体验就更加可贵。
晚会的节目,也相当丰富。
表演形式上,多种多样,有话剧演出,有诗歌朗诵,有舞蹈表演,群舞、双人舞、独舞都有。演唱方面也是如此,有合唱、独唱,对唱都有。除了演唱舞蹈话剧诗歌朗诵之外,也少不了乐器演奏,民乐西洋乐器,都有。
表演的内容,也丰富多彩。
有人朗诵原唱诗歌,有人跳民族舞蹈,有人唱山歌,有人弹奏手风琴,有人拉二胡吹笛子,甚至,竟然有人拉小提琴弹钢琴。
老三届的这帮老大哥老大姐,拥有艺术特长的人,并不在少数。
然而,这种情况之下,苏亦跟黎新叶的表演,依旧让人惊艳无比。
他俩是整个晚会,为数不多的男女对唱的组合,而且唱的还是情歌。
没有错,就是徐志摩的《偶然》,苏亦根据自己的记忆给这首诗歌谱曲,因此,当他俩登台,整个大饭厅就开始炸起来了。
在北大,男女登台表演并非没有,然而,当着北大好几千师生的面,演唱一首“情诗”,就他俩。
刚登台,会场就传来极为热烈的掌声。
等他俩开始真正演唱的时候,掌声就更加热烈了。
“我是天空里一片云
偶尔投影你波心
不必讶异
无须欢喜
也许转瞬无踪影”
最先开腔的黎新叶,她的声音清脆悦耳,唱腔极好,一开嗓就让众人惊艳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