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69章:唐卡艺术的历史演变  我在北大学考古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不是不想讲。

而是能讲的并不多。

史料不多,文物没有。

唯一能讲的就是敦煌壁画。

对此,同学们也挺感兴趣的。

“小师兄,你跟我们讲一讲敦煌,讲一讲莫高窟,讲一讲里面的壁画呗。”

苏亦狠心拒绝,“不行,敦煌壁画,马世昌师兄比我更加熟悉,你们感兴趣的话,可以邀请他给大家做一次专题讨论会,我就不班门弄斧了。”

老马同学在敦煌待了十几年,要论对敦煌壁画的了解,甩他好几条街,苏亦才不献丑呢。

不然好丑。

他顶多查缺补漏,讲一些非敦煌壁画。

“敦煌壁画,同学们未来去敦煌实习的时候,会有机会接触到的。此外,想要研究敦煌艺术还可以通过敦煌绢画入手。因为斯坦因跟伯希和的关系,敦煌绢画大量流散海外,大英博物馆跟吉美博物馆都有收藏。这部分,我之前在跟同学们做敦煌学课堂导学的时候,就曾经讲过敦煌文物海外百年流散史,讲述着咱们国内学者历经千辛万苦把这些资料抄写回来的历史。所以,这部分我就不再赘述了。”

当然,想要研究这个时代唐卡艺术,除了敦煌莫高窟之外,大昭寺跟桑耶寺都是极为重要的历史遗迹。

这些地方,只要亲自到达现场,才能够领略它们的艺术之美。

吐蕃王朝时期的唐卡艺术,苏亦不再展开。

开始进入第二个时期。

“这个时期,我归纳为融合期,也是吐蕃分治时期。”

对此,同学们又有新的疑惑。

“小师兄,吐蕃分治时期?是什么意思?这个时期,不属于吐蕃王朝了吗?”

显然,同学们对吐蕃史确实不太了解。

苏亦解释,“朗达玛死以后,他的两个儿子开始争权,整个王朝迅速分成两派,再加上地方将领拥兵自重,彼此攻伐。王室式微,藩属部落纷纷脱离吐蕃的管辖。紧接着一场奴隶平民大起义爆发,整个王朝分崩离析,从此解体。然后就是大混乱时期了。我把这个时期称为吐蕃分治时期,也属于唐卡艺术的融合期。”

其实,吐蕃王朝分崩离析,分裂成若个小邦,从此吐蕃地区进入了割据势力时代。

藏传佛教因为朗达玛灭佛进入百年黑暗时代,却并没有真正灭亡。

反之,吐蕃王室的覆灭及社会上的大动荡给以后藏传佛教的复兴和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吐蕃史只是背景解释,想要研究唐卡历史,还是要从佛教史入手。

因此,苏亦说,“11世纪前后,下路弘法和上路弘法先后反哺卫藏,使得佛教重新在雪域兴起,接着,印度僧侣东来,xz僧侣西行,各教派纷纷建立,并与地方政权相互结盟,佛教再度兴盛。随着佛教的全面复兴,唐卡艺术在雪区各地纷纷兴起。”

然而,这话一出来,同学们满脸懵逼。

“小师兄,啥是下路弘法和上路弘法啊?”

“对啊,小师兄,这个概念我们还没有学到,完全朝纲啊。”

“小师兄,能不能考虑一下我们这些后进生的感受,详细点啊。”

苏亦有些无奈。

这些前世都是极为基础的概念,对于眼前这些恢复高考,首批进入北大历史系的天子骄子来说,却是极为陌生的概念。

这就是时代的限制。

没有办法,苏亦只能一一讲述。

“之前咱们主要是讲述吐蕃史,这个阶段,咱们可以从佛教史入手。为了让大家更好的了解论文的历史,我给大家简单的梳理一下藏传佛教历史,没有问题吧?”

自然没有问题。@*~~

吐蕃史,大家都一知半解。

藏传佛教的历史,大家就更陌生了。

看着大家满脸茫然的表情,苏亦笑了,“其实没有很复杂,想要了解藏传佛教历史,以朗达玛灭佛事件为分界点来研究可以了。”

“一般来说,史学家“朗达玛灭佛事件”作为分界点,将藏传佛教通史分为“前弘期”和“后弘期”。”

听到这些陌生的名词。

大家都懵圈。

苏亦解释,“前弘期,顾名思义就是前弘法时期,从松赞干布引入佛教到朗达玛灭佛这一时期。”

这是一个很好理解的概念。

无需过多赘述。

“有前弘期,自然就会有后弘期。前弘期。”

“详细一点来说,朗达玛灭佛后,藏传佛教中断一百余年。至宋太平兴国三年,佛教在xz再度复兴,从多康(今青海西宁一带)和xz阿里两路传入卫藏(前后藏)史称‘下路弘传"和‘上路弘传",使绝传100多年后的佛教再度复兴,形成独具特点的藏传佛教。”

“咱们之前已经讲述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