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3章 悬赏 (两章合一)  隋唐大财阀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阑珊,但基本都还在强撑着,等待迷底揭开的那一刻。

这些人中间,亦有今天才闻讯赶来的名士,其中便有会稽谢家名动八表的才子谢庭筠。

谢庭筠六岁便拜于大文豪李德林门下,虽然李德林殁于隋开皇十一年,教其艺业的时间并不长,但谢庭筠深得李德林之文思精髓,出口成赋,瑰丽雄奇,文采斐然,时人惊之。

今天他来的时间最晚,话也最少,与苏浅雪打过招呼以后,便坐在椅子上,默默地盯着墙上的“残诗”发呆。

告示已经出到第八天了,离原定的十天还剩三天,但连一点达成愿望的希望都看不到,苏浅雪已有些灰心丧气了。

如此一来,反能以一种放松的心态与在座的各位文士探讨起墙上这首诗来,讨论的重点不外乎是在不影响原诗的格局与意境的前提下,补齐墙上的缺句。

当然,写得不好的人……也不用挨揍,大家纯属以诗会友,重在交流嘛。

苏浅雪当然就是那个评判的人,她这些天以来,琢磨这三首诗已不下数百遍,无论从格律还是意境上来说,已算是原诗作者的知音人了。

谢庭筠文思最是敏捷,不出片刻,便在原诗的基础上填下了他原创的诗句。

清江水澜沙凝雪,更吹落星如雨。凭栏倚望孤帆处,凤萧声动,玉壶光转,红巾揾离愁。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更那堪浮香弄影,举杯逐月,执手翩跹,空舞花月前。

虽是续作,但此诗一吟出来,便搏得了满堂掌声,连苏浅雪亦频频颔首,表示诗句续得很精彩。

谢庭筠在诗辞文赋方面的修为,受其老师影响,总体文风豪迈激昂,但小处描写又不乏细腻纤秾,在江南各州郡中才名素著,去年秋,他便得到了薛道衡的举荐,今年三月便要去京师觐见皇帝了,若考核通过,吏部将会根据圣意委派其官职。

换句话说,谢庭筠现在已经是朝廷的“储备干部”了。

这首诗,他“补”得情深意切,将元夕时对情人的思念描绘得深透入骨,仅仅是那句点睛的“空舞花月前”,便将虚实相融的情思执念烘托得跃然纸面。

众所周知,他是苏浅雪的热烈追求者,此次借诗抒意,也算是当众给苏浅雪写的一封情信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