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人互看一眼,左慈上前道:“我等是修道人士,要去泰山寻道访友。这里只是路过,并不清楚出了何事。”
骁骑分出一人回去报信,其他人守着三人。
不多时,一位金甲将军策马前来。
“本将朱儁,奉命讨伐黄巾。你们三人老少皆有,俱是修道中人?莫不是那黄巾贼寇?”那将军也不下马,高居马上问道。
王越凑到孙昊跟前,小声道:“这是都亭侯,朱儁朱将军。某家在雒阳见过他。”
孙昊闻言,略略点头。
左慈上前一步道:“见过朱将军!我等俱是潜心修道之士,与那行巫祝符水之外道的黄巾贼寇却是不同。”
“哦?”朱儁好奇的看着三人道:“你们修道之人,不都是靠着符水蛊惑人心吗?”
左慈有些无语,这人这话说的可是诛心之论。
孙昊越前一步说道:“将军此言差矣!修道之途何止万千,又怎能用符水之道一言盖之?”
朱儁闻言却是兴趣大起:“愿闻其详!”
有汉以来,庄老之道就是大行其道。文人雅士对修道都有很大的兴趣。炼丹服气,散剂药石,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出现的。如今听说有万千大道,朱儁不由得有了很大的兴趣。
孙昊左右看看,索性单手摄来一块大石,盘坐于上这才说道:“道可道,非常道!大道之途,何止万千。山川河海,万千生灵。俱是大道。将军领兵是道,文士书画是道,屠夫杀戮是道,厨子调羹是道……天下万物,何处不可是道?”
朱儁身后的兵士看到孙昊从远处摄来巨石,俱是一惊,这可不是普通人可以理解的情景。
朱儁倒是还好,多少接触过一些奇人异仕。可这样的场景也不是他能理解的,只是认为是某种神通法术。
孙昊也没有在意他人的态度,只是继续慢慢说道:“道家一脉以老庄为尊,但修道却不是从老庄才有。自古以来,祝由术数便已经出现。符箓之道,丹鼎之道,杀伐之道,祭祀之道,数不胜数。符水之道就是符箓之道中的一些小术。”
听到这些朱儁也是大开眼界,不由好奇的看着三人道:“那不知三位修的是什么道呢?”
左慈随手画出一道符篆,引得道道金光融入自身,他微微颔首道:“丹鼎符篆,略有涉猎。”
王越迈步上前,空手划出一道气刃,斩断了路边的小树:“杀伐之道,去恶扬善!”
孙昊也不起身,剑指一竖,在场军士手中的刀剑纷纷出鞘。数千刀剑形如朝拜般插在孙昊身前。
“人心代天心,剑道修天道。剑门末学,人间行走。”孙昊在铮铮剑鸣的环绕中澹然的说着。
朱儁神情大变,死死的盯着最靠近孙昊的那柄宝剑。
那是他的宝剑,是他重金购得的由名家精工锻造的一柄好剑。
能够操作宝剑飞出,就能操作宝剑杀人……这样的人他从来没有听说过。
传说朝廷中也有奇人异仕,却也没听说有人能隔空操纵刀剑的。
“如此修行之士,确实与黄巾贼寇不同!”朱儁又看了三人一眼,深吸口气,滚鞍下马,拱手道:“黄巾贼寇多有妖法相助,不知三位是否愿意助朱某一臂之力,解万民于倒悬?”
左慈捻须看向孙昊,王越则是跃跃欲试。
孙昊面上平静如常,却慢慢闭上了双眼,而他的心中却翻滚不休。就在刚刚,剑门的训戒在他心中涌出。彷佛撕开了一个封印的一角……
平日里对师父的教导不甚明了的地方一一涌现,将他那颗半妖半人的心不断锤炼……
半晌,孙昊张开双眼,两道神光自眼中爆射而出。
“天生天养天自在,不慕红尘不慕仙。一朝聆听真道义,顽石长出七窍心。”
冥冥中的道音弥漫天地,在场众人的反应却全然不同。
孙昊面目一阵抽动,一时猴相毕露,一时又恢复正常。
左慈如临妙音,却又有些恍忽之色。
王越如闻金铁之声,一时神情激荡。
朱儁面色迷茫,似有耳闻,又似闻而不识。
其他的兵丁则是满目茫然,闻如未闻……
少顷,孙昊自巨石上起身,向着朱儁一礼道:“将军既然有难处,我等自然不会坐视不理。那黄巾贼寇以符法作恶,也是我等修道之人不齿之事。”
朱儁回过神来,见三人答应帮忙,不由大喜。这次他领兵围剿黄巾,初时尚且顺利。可随着围剿的进行,也出现了不少难题:一是黄巾力士,那是一些不惧刀剑,如同木偶般的军士。二是一些幻影般的军士,神出鬼没,让人头疼。三是那些符水,会让黄巾贼寇不惧生死,力气大增。
顾虑到黄巾贼寇不知还有什么妖法,朱儁正觉得惴惴不安。如今,居然让他遇到孙昊三人,这不是天助于他?
虽然,子不语:怪,力,乱,神。但面对黄巾贼寇,他还是要多一些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