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雪灾来临!【第一更!求订阅!】  我在大康的咸鱼生活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现在遇到紧急灾害,这两三百万石麸糠真的是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而之前两次,刘仁怀以极高的手段和极快的效率,有效的支撑了赈灾,不但皇帝对他很满意,几位相爷对他也是交口称赞。

如果没有意外的话,刘仁怀最多一两年就会直接入阁,成为新的一位副丞相,这个概率比京畿总督熊文庆入阁还要高。

现在又是到了考验刘仁怀的时候了,皇帝对他很有信心,知道他一定会竭尽全力保障四个省份的救灾工作。

那么,如今还剩下两个省份,是江南地区鞭长莫及的,必须要朝廷亲自管的。

四川。

西康。

两个省份都在四川盆地里面,且除了几条道路之外,基本上和外界隔离开来。

这样的情况最麻烦,一旦发生了什么大灾害,救助根本就来不及。

但前面都说了,四川是西南三省的粮仓,而西康又关系到了帝国核心地带的安全,都不能放任不管。

“截止去年11月,四川新粮入库之后,汇报而来的数据是存粮一千八百七十五万石。”户部尚书王飞腾汇报道:“考虑到一般情况下,贵州自己也有一定粮食收成,所以至少在四月份之前,是不用给贵州拨粮的。

那么现在就只剩下了四川和西康两个省份,总的来说如果把存粮用上,还是可以支持过这么一年的。”

“不行。”

丞相曹仪直接就否了,“四川的存粮关系到西南三省,关系到京畿地区的安全,至少要保持他们五百万石的存粮,以备最艰难的时候。现在明显不是最艰难的时候,所以必须要积极从外面运送粮食过去。”

“可暂时也送不过去啊。”王飞腾苦笑道,“陕西那边昨天来了飞鸽传书,他们连续三次想要从栈道送蜂窝煤和蜂窝煤炉过去,都被大风雪给阻碍了。”

“其实也不用紧张。”这边的南宫忌提议道,“去年咱们的麸糠粥的做法就很不错,四川境内大小地主无数,又有许多良田,他们手里肯定有不少的存粮和麸糠。咱们就先让四川拿存粮去换取三倍的麸糠,先给西康省运过去,不然四川还能挺得住,他们可就不行了。”

四川一个省居然能存到一千八百七十五万石粮食,是非常的不错了。

但你考虑到这些粮食是供四川、西康和贵州三个省份用的,顿时又会觉得不是那么多了。

西康真的是全大康最穷的地方之一,除了雅安一部分区域之外,粮食几乎没有产出。

如果不是四川每三个月就给他们运送一批粮食,那边的驻军也好,平头百姓也好,根本没办法生活。

有人说,既然西康不适合人们种植粮食,但又有军事的需求,便光是修建关卡守卫就好嘛,为什么还要平民百姓住在那里,白白的浪费消耗运送粮食?

第一个,民众住在哪里是千百年来自然形成的,你要让那么两百来万西康人走出来,在四川生活,他们肯定不愿意。

然后第二个原因,他们即便走出来,四川人愿意干?愿意让他们来侵占自己的土地?不可能嘛!

最后一个原因,朝廷也希望西康这些地方有点人烟,以便作为对边军的积极补充,不然只有边军在那边,很容易生活不下去——因为根本没有烟火气息。

再说了,边军大部分的人员都是要就地选拔的。

如果你把四川人选到西康边境去打仗,饶是川人善战,他们也恐怕不会那么死拼吧?

换做西康人自己来守城那就不一样了。

后面就是我的妻子儿女父母,就是我的兄弟姐妹,我能退吗?我敢退吗?

所以这也是为什么西北三省、辽宁必须要有人口的原因了。

所以西康省的两百多万人口中,至少有三分之一都是边军家属,都是吃他们的军粮的。

人家男人在外面辛苦的守边疆卖命,结果你在后面连粮食都不给老子的家人吃饱,你说边军会怎么想?

天下苦秦久矣!

搞不好他们勾结吐蕃或者回鹘部落就反了。

因此,哪怕是朝廷这些年再艰苦,都从来没有调过四川一颗粮食。

就去年两湖蝗灾那么厉害和惨烈,朝廷也是舍近求远的从江南调集粮。

现在轮到四川受灾,自然是要竭尽全力救助。

南宫忌的说法,获得了在场大臣们的大致方向同意。

不过翰林院掌院学士冯玉强却有细节上的不同:“麸糠是必须要兑换的,但运送往边疆地区,绝对不能全是麸糠,将士们会寒心的……一半粮食一半麸糠吧!”

“嗯,冯大人的这话我很赞同。”副相马浩秋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抚慰他们的恐慌情绪。单是靠麸糠,只能保命而已,哪里能战斗?”

看吧!

这就是差别。

去年两湖地区受灾,大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