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五章、罗平风光  西行两万里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提起罗平,最广为人知的就是那逾二十万亩的油菜花海,这样的规模在国内无出其右。云南的春季总会来得提前一些,这里的油菜花从二月份便早早盛开,一直绽放到四月份才陆续谢幕。每当菜花成群斗艳时,来自国内外的众多游客便会不请自来,一睹这如画的景色。这几年来,还有不少影视作品趁着花期来到罗平取景,而通常取景的具体地点正是我们要去的金鸡峰丛。

可以说,金鸡峰丛是罗平境内观赏油菜花海的最佳位置。这不单是因为它地处花田的核心位置,更重要的是,这里还承担着罗平峰林核心观光区的责任。

一望无际的花田,令人仿佛置身于一片金色海洋之中。每当有风吹来便会生出连绵不绝的花浪,让你的心也止不住地随之飘荡向远方。而当花海遇见峰林,景色就变得更加引人入胜。成群的锥状山峰纷纷从花田中破土而出,让游人眼前的色彩不再单调。站在高处远眺,绿色的山峰漂浮在金黄的大地之上,像是金黄色海洋中错落有致的一座座小岛,令人不禁遐想岛上住着些什么样的生灵。

在来之前,我一直好奇,过了油菜季以后的花田里会不会中上些水稻之类的作物。可当汽车开到近处,我竟依然看到了一片不小的黄色花海,尽管现在早已是季夏时节。

原来,当下田野里盛开的是孔雀草,它们的花瓣黄里透着些橙红,与油菜花确实有着异曲同工的妙处。此刻的海虽也称得上叹为观止,却只能算是绿中带黄,远比不上油菜花海黄得那么浓密与纯粹。毕竟,油菜枝叶多集中靠近在根部,开花时算是从头部一直黄到腰部,而孔雀草的花朵只能算得上是从绿叶中探出头来罢了。

归根结底,油菜还是属于一类广受欢迎的经济作物,而孔雀草则是不折不扣的观赏作物。因此,春日的油菜花田比现在的孔雀草田规模要大得多。

景区门前有几辆牛车,车上是当地农户用碎花红布手工搭建的顶棚,看上去极尽乡土气息。还没等我停放好汽车,便有位当地人上前拉拢一家人乘坐牛车观光。我们见来人态度诚恳,收费也在合理范围内,便欣然上车。牛果然比马本分得多,一路上只管慢悠悠地向前踱着步子,并不会犟着脾气东奔西跑,这让车上的我们感到很是踏实。

望向远处,与孔雀草田相连的是一些仍然泛着翠绿的花田。它们并非尚未开花,不过是花朵的颜色被枝叶的碧绿盖住了风头而已。沿着田里的小道走近,这些花朵便不再故作神秘,开始在游人面前一丝不挂地展露出真容。这是当地部门为金鸡峰丛量身规划打造的三千亩七彩花田,旨在证明此处在春天以外的其他季节里也十分值得游览。

红色的鸡冠花、金黄的向日葵、粉色的百日草、白色的格桑花,还有姹紫嫣红的鲁冰花,它们十分珍惜自己生命中最灿烂的时刻,竞相绽放出最优美的姿态。忽然间,眼前的景色让我生出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的确,我们路过阳关时,也看见过这般五彩斑斓的花田。世界真是奇妙,不管是在温润的西南,还是在苍凉的西北,只要人们愿意,便能把土地装扮得一样缤纷。

马车将一家三口送到一处观景台脚下,这里可以居高临下地欣赏整片峰丛。观景台视野开阔,站在,此处我总算能够理解为什么眼前的山峰被称作峰丛,而非峰林。黄黄绿绿的花田里,山峰并未连绵起来,而是一座座孤零零地挺立着,通过平地与其他山峰相连。它们并不高大巍峨,如果单看其中某一座,就只是个平平无奇的小山丘而已。可眼下这些山峰却成群结队起来,像是正在接受操练的士兵,蔚为壮观。它们以花田为操场,个头矮点的山峰站在前方,个头高些则的站在后方,各自挺拔着自己的身姿,生怕被人看出有一丝懈怠。

据经营马车的农户说,若是碰上有雾的天气,峰丛会更加具有魅力。到那时,群峰之间会被撒上一些不甚均匀的薄雾,若隐若现的神秘感便油然而生。它们有的被遮住了胸膛,有的被盖住了腰腹,还有些整个下半身都完全消失在雾气之中。居高临下地看,云雾上方的山顶透着太阳反射出淡淡的金光,金光则将山腰上的白雾衬得更白,把山脚下的黄花照得更黄。

我们原本只计划在金鸡峰丛游览一个小时,却没曾想这个半开放式的景区规模太大,硬是耗费了一家人小半天的时间。当然,若是只考虑走马观花的路程,确实耽搁不了如此许久。可俗话说,宝马赠英雄,鲜花配佳人。任凭哪位女子徜徉在这花海中,都会久久不舍离去,更何况是热衷于用手机记录美好时刻的白菜。经过这一路漫长的历练,她的拍照水准早已炉火纯青,甚至学会了把我当做摄影支架。

正午时分,我们在国道旁的金鸡岭寻了一家饭馆用餐。这里本是一处静谧的世外村庄,伴随着近年来金鸡峰丛与罗平油菜花海的声名鹊起,而逐渐变为一个客栈食肆遍布的旅游小镇。小镇里,有不少庄户在门前搭起草棚售卖当地花蜜,虽然生意并不火爆,他们脸上却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是啊,无论收入多少,花海都已经为他们的生活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