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0章 图书馆  投屏到大唐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天,依旧是被太阳叫起来的司文迷迷糊糊睁开眼,嘴中嘟囔着:“又忘挡窗帘了”,就开始了冲澡洗漱的标准流程,一如大唐人民初次见到的那么带感。

司文穿戴完毕,出小区后,来到了附近的酱汤馆,早上来份小菜白桔梗,米饭配上浓郁的酱汤,简直是保持一天精神充足的必备品。

边吃边翻着手机,看到微信上昨天加的置业顾问刘晓楠发的消息,随手点开

“无论生活是多么的好或者多么的坏,每天醒来都应感恩生活。在别处还有人为了活着而奋斗呢!早安!”

--翡翠绿都:刘晓楠

...

司文无奈了,以为是找自己聊天,最次也是个暖心的问候,没成想是个群发的鸡汤。

仔细想想倒也好,如果真找自己聊的话,可不见得她能抗住一个钢铁直男的猛烈炮火进攻。

刷刷微博,吃完饭的司文盘算了下图书馆距离家里的位置,决定还是走着去吧,就当消消食了,虽然之前司文看过一个新闻,说是有专家发现,吃完饭不运动比吃完饭运动跑步的人更消耗脂肪,很容易减肥瘦身。

司文看完简直想说:“请您耗子尾汁!”

而且县城本来就不大,出租车5块钱起步,10块钱就是全城跑的节奏了,图书馆也就2公里,自己溜达就过去了。

...

顺着秋意浓浓的街道,来到了位于江东铁道附近的图书馆,外观看着很不起眼,和周边常规式的建筑不见区别,但里面的图书却不少,曾经的司文在高中时代,就喜欢来到这里看书,不为别的,里面有漫画书和电脑...

入门后是刷卡机,刷图书卡后方可进入到内,司文从兜里捏出一张卡,“滴滴滴”几声过后,司文便推开铁栏,几步随即走到中央处。

周围的读书学习的人不是很多,图书馆的格局是分为三层,一层是一些初高中学习资料区和自习室,二层是漫画和一些电脑摆设的区域,外带杂书,三层主要就是种类各式的地方了。

司文直奔三层,果然,三层基本没有几个人。

放眼望去,密密麻麻的书架横着排向好远,侧面挂着白牌,上面标注着类别。

踱步到历史书架旁,司文决定先对大唐贞观年有个清晰的认知。

原来“贞观”是唐朝第二位皇帝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的年号,自贞观元年(627年)正月至贞观二十三年(649年)十二月共计23年。

唐太宗励精图治开疆拓土,成为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明君。

他继承唐高祖李渊制定的尊祖崇道国策,并进一步将其发扬光大,运用道家思想治国平天下,取得天下大治的理想局面。

在位期间唐太宗能任人廉能,知人善用;广开言路,尊重生命,自我克制,虚心纳谏;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约,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完善科举制度等政策,使得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当时并大力平定外患,并尊重边族风俗,稳固边疆。当时年号为“贞观”(627年-649年),故史称“贞观之治”。

这是唐朝的第一个治世,同时为后来的开元之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他爱好文学与书法,有墨宝传世。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并使百姓能够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后来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唐太宗统治期间爆发了唐与突厥的战争、唐灭薛延陀之战、唐太宗对西域诸国的战争、唐击吐谷浑之战、唐太宗征讨高句丽等对外战争。

贞观二十三年六月唐高宗即位沿用。李世民的英明执政也叫贞观之治。

经过消灭各地割据势力,虚心纳谏、在国内厉行节约、使百姓休养生息,终于使得社会出现了国泰民安的局面。

为后来全盛的开元盛世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将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推向鼎盛时期。

快速翻览文集的司文看到这儿,仰头思考了下,如果按照直播几次得到的消息,那现在应该是贞观(628年),也就是李世民登基的第二年,正是一代雄主大展宏图之际。

司文低头又翻阅了几本不同的历史文献书籍,这才觉得对大唐的认知更清晰了。

“那么看来我至少20年的直播都没啥问题了,李世民还能在位21年”,司文随手将文献塞回书架,自己嘀嘀咕咕的。

搞清楚历史走向和重点人物后,司文绕着三层好几圈,才找到化学和物理的书架,便一本一本的抽出来,观看起来,翻阅了许久,终于找到了自己想要的记载。

原来,硝石制冰是属于化学反应吸热引起的物理反应。

而方法也很简单,将水放入罐内,取一个更大的容器,在容器内放水,然后将罐子放在容器内,并不断地在容器中加入硝石,罐内的水就结成了冰。

原理是什么呢?硝石的化学名称叫硝酸钙,硝石溶于水时会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