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后续  战国之东帝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张,却被楚国阻拦,楚国一直想收复邓宛叶等汉北故地,却因为被齐国牵制,以及秦国实力强大,而不能如愿。

若是齐国被削弱向楚国臣服,然后楚国不仅得到了七百里淮北地而且还获得了齐国的支持,那对秦国就是灾难。

于是,秦国痛定思痛,觉得秦齐之间隔着三晋,打齐国对秦国而言毫无益处,而楚国实力强大,秦国现在也难以击败楚国,所以,秦国当另谋出路,应该与齐国结盟。

于是,秦国暗中怂恿魏国答应齐国的求和,然后国中已经粮草不足,经济已经混乱的魏国,同时对楚国异常恐惧的魏国,以楚国停兵郯城不前为由,鼓动秦魏韩赵四国退兵。

同时,楚国闻四国欲退兵,且听说魏国已经接受齐国的土地,也答应了齐国的求和。

至此,五国合纵联盟退兵回国。

数月后,齐王冀十八年,齐国以赵国会同五国合纵伐齐为由,以大将军田单为将,率十万齐军兵出中山,攻打赵国代郡,因赵国无力抵抗,取十城,齐军退兵。

齐王冀十九年秋,秦国以齐国数次欺辱盟友赵国为由,与楚国在汉水之畔会盟,重申了齐国的威胁,再次组建合纵联盟伐齐。

楚国也担心齐国强大难治,欲削弱齐国,而且楚国的世仇秦国在伐齐战事中并不能得到极大的壮大,合纵伐齐,这就是利用仇人秦国的力量来壮大自己。

于是,楚国答应了再次组建合纵联军伐齐。

在秦楚的推动下,已经疲惫不堪魏韩虽然心中不愿,但根本不敢反抗,只得答应下来。而赵国在齐国的打击下,损失极大,见秦楚欲伐齐,自然积极参与。

于是,齐王冀十九年,在秦国的极力推动下,一场以三晋楚国为主力的五国合纵联盟再次伐齐。而齐国再次在阿城、郯城应对五国合纵联军。

双方激战四月,秦国大将胡阳率十万秦军偷袭韩国,已经疲惫不堪且国中主力还在阿城伐齐的韩国,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然后,韩国灭亡。

韩国一亡,楚魏赵三国皆懵了。

然后,秦使入齐,齐秦两国结盟。

齐秦结盟的消息一经传出,赵魏两国大恐,急忙投靠楚国,欲寻求楚国的庇护,而楚国接纳了赵魏两国。

齐王冀二十年春,秦齐两国誓师伐赵。其中,秦将白起坐镇邓城威震楚国,秦将胡阳率十五万秦军攻打赵国蔺地。而齐国大将军田单坐镇郯城威胁楚国淮北地,齐将庞煖率二十万齐军攻打赵国代地。

而楚国闻齐秦伐赵,立即会同魏国出兵救赵。因蔺地偏远道路难行难以救援,于是楚魏联军直奔代郡。

但因为楚军距离代郡太远,等楚魏联军赶到代郡时,齐军已经攻克代城,并继续向南推进,而后齐军与楚魏赵三国三十万联军相遇于常山的东垣城。

四**队在常山南面正面对决,楚相黄歇不是庞煖对手,小败一阵,然后率军与齐军对峙。

而庞煖也以为联军人多势众,强攻之必伤亡惨重,而停兵不前。

双方对峙两月,在秦军攻破离石城后,齐国大将军田单率十五万齐军,兵出郯城,伐楚。

楚将宋玉率十五万楚军与田单相抗,但宋玉不是田单对手,节节败退。

一月后,田单一路攻城掠地,将齐楚边境再次南推到下邳,兵围下邳城。

一时间,楚国震动。

接着,齐国重新杀到淮北的消息传到赵国,黄歇麾下楚军震动,陈蔡等淮北的封君皆人心惶惶。

此时,庞煖率军紧逼三国联军,楚军见此,以为齐国的目标是楚国淮北,更是人心浮动。

黄歇见此,不敢应战,亦不敢继续屯兵赵国,于是主动退兵。

庞煖见三国联军退走,急迫之,转战两百里,战,大破三国联军,斩首十五万余。

赵国震恐,急割地求和,齐国许之。

齐国从楚赵退兵后,秦国亦在河东停兵不前。

数月后,齐王冀二十一年春,齐秦两国以魏国干预两国伐赵为由,出兵伐魏,楚魏新败,魏国不能敌,向楚赵求救,赵国无力救援,楚国亦不能救。

于是齐国取西河,彻底占据河间地,并控制河水下游。秦国取河内温城,再次占据小半个河内。

接着占据河水游的秦国以掘河水淹魏国河南地相威胁,魏国震恐。

后魏国迫不得已,向齐秦两国求和,并赔偿齐秦两国粮食两百万石。其中,背恶名的秦国得到一百五十万石,而齐国得到五十万石粮食。

齐王冀二十二年春,齐秦两国马不停蹄再次大举攻打赵国,秦将胡阳率二十五万秦军攻河东,齐将庞煖率三十万齐军攻太行山以东的赵地。

此时,接连被削弱的赵国,面对齐秦两国的围攻,只能保守邯郸与晋阳两座坚城,并向楚魏两国求援。

魏国新创,国中粮食严重不足,且怨恨之前楚赵不救自己,不出兵。

楚国见白起坐镇邓城窥视江汉,田单屯兵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