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溃散失踪,廉颇带着一万赵军向东部逃亡,绕道草原返回赵国。
至此赵国在燕国的主力几乎损失殆尽,元气大伤。
田单既克蓟都,当既指挥大军分兵三路,攻取燕地。因为之前齐国在燕国的政策甚得燕人之心,此次齐军攻燕,仅一月功夫,尽取燕国全境。
赵国还有各国闻赵军被齐国算计,甚至齐国之前割让燕国以及陶城就是在算计赵国,皆惊。
尤其是接受了陶城的魏国,更是紧急检修陶城城墙。
就在各国准备联合对抗齐国的时候,齐使来到邯郸,严厉的谴责赵国背信弃义,并提出条件,让赵王丹与赵相赵胜一同前往临淄朝拜齐王,并向齐王认错。否则齐军一定会杀到赵国本土。
此时,赵国十五万精锐损失殆尽,将军廉颇下落不明,加之前连年征战,国家疲弱,难以支持一场新的大战,而且之前四国伐齐大战两年也没有奈何齐国。
故,赵胜无奈,将后事托付给蔺相如与赵豹后,便抱着决死之心,带着赵王何前往临淄朝拜齐王并向齐王认错。
齐王冀十四年秋,赵王丹入朝,田冀厚遇赵王丹与赵相赵胜,将齐赵两国交恶的罪责全都推给了赵国后,又安抚了赵国君臣,并将与赵王丹约为婚姻,以八岁的嫡长公主许配给赵王丹为后。
齐赵婚约一成,赵胜立即安心下来,以为齐国接下来不会对他们君臣不利,而且以后只要赵国小心侍奉齐国,应该就能保住赵国。
与此同时,秦魏韩赵楚五国的联系,也因为齐赵联姻而出现巨大裂痕,然后秦魏韩三国都担心赵国会背叛盟约,而楚国也担心搞定齐国后,秦国会鼓动各国伐楚,因为现在的楚国可不比齐国弱,于是五国联盟伐齐一事,胎死腹中。
五国联盟既散,天下就恢复平静。
四月后,齐王冀十五年春,齐国以向乐毅报伐齐之仇为由(之所以不提先王,那是因为先王是为国断后,主动求死,乃为国而死,有功。不然,有一道坎绕不过去),以大将军田单为将,率十五万精锐齐军,誓师攻打赵国中山。
赵国之前在齐赵联姻中放松了对齐国的警惕,加赵国国力不足,难以救援。
于是,三月后,齐军攻破灵寿,获乐毅(因为乐毅大部分后裔都在燕国,在齐国手中而且齐国没杀他们,更因为这次齐军出兵的理由就是找他报仇,赵国已经无法庇护他,是以乐毅未逃)。
当年七月,田冀在大殿审判乐毅,历数乐毅对齐国的种种罪行,包括派出奸细祸乱齐国,济西杀害大量齐军,攻破齐国大半领土,抢夺齐国府库等等对齐国以及齐人的罪行,应该要被处以车裂之刑。
但田冀随后又以乐毅占领齐国后,约束燕军,限制燕国将士的仇恨,对齐人秋毫无犯,没有如同几十年前齐国对燕人做的那样,将那些罪行还给齐人,同时,乐毅举荐贤能,稳定各地次序,恢复齐国以前的善政,可以说乐毅不仅没有祸乱齐国,反而稳定了齐国,这对齐国百姓而言是有莫大的功劳。
而后,田冀念及乐毅当时的身份乃是敌将,他对齐国的罪行应该算在燕王身,燕王才是主谋,他不过是从犯。
最后田冀以自己最重视百姓为由,赦免乐毅的罪行,然后将乐毅软禁在原本属于燕国重镇,位于燕国与中山国边界的阳城。
本来,中山国人、还有燕国人,甚至还有许多赵人心中都在为乐毅担忧,担心齐国会处死乐毅,但随后,齐国将乐毅软禁在阳城的消息传来,燕人、中山人、赵人皆安。
随后,燕国与齐国刚刚占据的中山国皆稳定下来。
同时,齐国攻打赵国中山,并占据中山国的事情,引起了秦楚两国的极大戒惧。于是,秦楚两国迅速化敌为友,然后联络三晋,相约伐齐。
齐王冀十六年,五国合纵伐齐,秦国出兵二十万,三晋各出兵五万,在白起的率领下,攻击河济之间。楚国出兵三十万,在楚相黄歇的率领下,攻击齐国淮北地。
而齐国以大司马蒙骜为将率二十万齐军,以阿城为据点,抗击四国联军。以将军庞煖为将,率十万齐军以下邳为据点抗击楚军。
此外大将军田单率军镇守灵寿,威慑赵国,威压中山、燕国。
双方激战一年有余,蒙骜率齐军主力坚守阿城,血战白起年余,死守阿城。接着,庞煖按照预定计划,率残部退出下邳,下邳沦陷,而后庞煖率三万残军退守郯城。
楚军趁势向北推进,占据齐国七百里领土,将齐楚边境推进到郯城。
接着,齐国使者鲁仲连高调前往楚国,欲割让郯城以南全部领土求和,同时遣使前往魏国,欲割让滕国求和。
并以右丞相范雎为使出使秦国,以远交近攻说秦国这几十年战略政策的重大失误,游说秦国与齐国结盟。
秦国方面,齐国割让郯城以南全部领土向楚国求和的行为,让秦国感受到了极大的危机。秦楚在江汉拉锯数十年,彼此间的仇恨已经变成血海深仇,秦国一直想向南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