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三章不疯魔不成活  重生之大国工匠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张俊平拿出钥匙,打开小院子的铁门。

学校放假,老太太躲回自己的小四合院享清闲,这座工作室里就只有张俊平一个人。

老太太的工作室相当的宽敞。

在学校里,工作室的大小,在一方面能够代表主人在学校里的地位。

老太太的工作室就是一个小院子,里面光是房间就有十多间。

这院子可比老太太住的四合院大多了。

整个院子的面积能有九百多平方。

院子北方那种三合院造型,东西各有三间房子,北房有五间。

如今,老太太送给张俊平的那些拜师礼,明清古家具都堆放在西屋的两间房子里。

不仅是房子里堆的满满当当,院子里也堆了一大堆。

老太太考虑很周到,专门给张俊平留了一间做工作室。

虽然已经过去一个多星期。

但是张俊平还清楚记得,自己见到这些家具的时候,下巴差点被惊掉。

也就那时,才知道,老太太派人扫荡了整个北京所有旧货站和物资回收公司。

北屋是老太太自己的工作室。

东屋则是陈列馆,里面陈列的都是老太太的作品,还有就是老太太收藏的艺术品。

谁能想到,老太太一个看似柔弱的女人,居然是搞雕塑的。

还是西方雕塑。

第一天来的时候,张俊平曾经在老太太的带领下,参观过她的陈列馆。

张俊平看了老太太的作品,顿时惊为天人!

老太太的大理石雕,泥雕,无一不是大师级的精品之作!

最重要的是,老太太融合了西方的写实,和国内的写意。

中西结合,让雕塑作品,形神兼备,简直就像活过来一样。

老太太轻轻抚摸着自己的作品,成就感满满的同时,又忍不住感叹后继无人。

她的一身技艺没人能够传承。

不是没人学,而是没有找到有天赋的传人,不说超越,就连达到她的水平都做不到。

听了老太太的遗憾,张俊平心里暗暗发誓,一定要把老太太的技艺学到手,把老太太掏空,绝对不能让老太太的技艺失传。

就在张俊平向老太太提出,要跟她学雕塑的时候,老太太没有答应。

而是告诉他,先把明清古家具整明白了,写一份她和杨明德认可的研究报告出来,才能跟着她学习雕塑。

遗憾之余,张俊平只能把全部精力都放到研究明清古家具上。

明清古家具的研究,可以说是相当的枯燥。

一件家具,把每一个部件的尺寸量出来,画出图纸,并且在图纸上标注尺寸。

还要标注每一个部件使用的是什么榫卯结构。

家具上装饰是什么,是雕刻花纹,还是镶嵌,又或者是堆漆工艺。

明代家具还好,明代家具的风格是造型简洁,线条流畅,注重结构的严谨性,更突出材质的自然之美,即便是有雕刻花纹和镶嵌,也都是以突出契合材质的自然风韵为主。

研究起来,难度相对比较低。

当然不是说明代家具的技艺水平不如清代家具。

主要是清代家具,尤其是康乾以后的家具,可谓是极尽奢华。

讲究的是,富贵,奢华,炫丽。

一件家具上,能有四五种不同的装饰工艺。

家具上使用的工艺多,研究起来自然就比明代家具更为复杂。

每一件家具都要把上面的纹饰研究明白,并且画出图样来。

说起来很简单,听着也不复杂,可是做起来那是相当的枯燥。

对于张俊平来说,却丝毫不感觉枯燥,研究一组组枯燥无味的数据,就像是男人研究黑长直一米二的大长腿一样,永远不会因为重复而感觉枯燥。

每一组数据,都让张俊平打心底感觉到兴奋,每研究明白一处纹饰,都像解锁一个姿势一样,让张俊平的精神达到高潮。

现在所有旧家具都归张俊平所有,他反而不着急去修复。

一旦修复好,就不能再想像现在这样,任意拆解研究了。

主要还是舍不得,把修复好的家具再拆解开研究。

虽然在理论上,每一件用传统工艺制作的家具都可以拆开,再组装起来。

但是,不能不承认,对家具来说,每一次拆解再组装都是一次伤害。

对于木艺师来说,每一件作品都像自己的孩子,里面浸注着自己的心血,又如何舍得让自己的孩子受到伤害。

所以,张俊平一直在研究,把这些本就破损的家具,拆解成一个个部件,反复研究。

时间就在张俊平投入的研究中不知不觉中过去了。

“小张同学,十一点半了!”门卫王大爷的叫喊声打断了张俊平的工作。

“哦!这就十一点半了?”张俊平恍然如梦,走出房间抬头看看天,时间过的太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