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0044章 文武分置(求推荐!求收藏!)  大明第一败家子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文课就劳三位大学士和胡尚书负责教授,武课就劳英国公和五军都督府的都督们教授,至于锦衣卫和都察院,朕再寻合适的人选吧。”

“陛下,这是不是不太妥当?”

杨士奇有些迟疑的对朱祁镇开口道。

“没什么不妥当的,文武课朕也会和他们一起上的,杨师傅不必担心。”

朱祁镇摆摆手,对众人宽慰道。

杨士奇五人闻言,提着的心也就放了下来。

这些日子下来,杨士奇几人越发的担心朱祁镇又出什么幺蛾子。

“以后就有劳诸位师傅多多费心了。”

朱祁镇恭谨的对杨士奇五人拱手行了一礼。

“陛下言重了,此乃臣等本分!”

杨士奇五人连连还礼。

一早上就这样度过了,未来响彻寰宇、在史书上留下浓厚一笔的黄金一代就此诞生,在今天,却没有任何人能够想到,本以为是朱祁镇的玩闹之举,却对大明帝国产生了务必深远的影响。

“好了,诸位若是无事,就告退吧。”

朱祁镇挥了挥手,对众人道。

“臣(草民)等告退!”

除了杨士奇三人之外,其他人包括张辅和胡滢都齐齐躬身离开。

“三位阁老还有事?”

朱祁镇一脸疑惑的看着还留在原地的杨士奇三人。

“回陛下,这是今早内阁收到的保定侯的奏折。”

杨士奇从袖中掏出一封奏折,一边递给朱祁镇,一边开口解释道。

按说,保定侯孟俊身为侯爵,他的奏折是应该直接到朱祁镇的案头的,但现在是内阁三大辅政大臣代理,所以,保定侯的奏折出现在内阁也就不奇怪了。

“哦?”

朱祁镇微微一愣,接过杨士奇递过来的奏折,打开一看,赫然是请辞爵位的,原因自然就是因为他儿子孟昂在闹市纵马伤人的事。

尽管此事顺天府已经处理过了,但对于保定侯来说,还是小心为上。

因此,这封奏折实际上就是孟俊用来试探朱祁镇的。

若是朱祁镇对顺天府的处理不满意,那他自然就会应了孟俊的请辞,反之,就是朱祁镇并不在意,他也就能够放心了。

“不知三位师傅对此事怎么看?”

朱祁镇看完奏折之后,并没有立刻做出决定,而是对三杨反问道。

杨士奇和其他两人对视一眼,对朱祁镇拱手道:“回陛下,臣等以为应该下诏勉励,并让保定侯对其子严加管教即可。”

“哦,为何?”

朱祁镇一脸不解的看着杨士奇。

杨荣开口解释道:“若陛下就此同意保定侯所请,传出去难免会寒了众勋贵的心。”

“原来如此。”

朱祁镇恍然。

事实上,有着后世记忆的他对于保定侯的这一举动心知肚明,之所以在杨士奇他们面前如此表现,更多的还是想看看杨士奇他们会不会因此打压勋贵。

结果证明,朱祁镇的担心完全是多余的。

“那就依几位师傅的意见,下诏勉励保定侯,让他对家中子弟严加管教。”

朱祁镇做出最终决定:“此事也形成邸报,晓谕天下各王公贵族、皇亲国戚!”

“臣等领旨!”

杨士奇三人齐齐躬身领命。

随后,朱祁镇便带着金英和紫芙以及一干随侍的太监宫女,在杨士奇三人的目送之下朝乾清宫的方向走去。

至于杨士奇三人,则回到内阁去准备诏书和邸报去了。

朱祁镇一行经箭亭,过景运门,入乾清门,入眼的便是鳞次栉比的乾清宫殿宇。

进了乾清宫,朱祁镇便径直走到内殿之中,在书案上翻翻找找,最后找到一本手稿,这才满意的带着手稿出了内殿。

“金英,带朕去内书堂瞧瞧!”

朱祁镇一到正殿,便对侍立在一侧的金英开口道。

内书堂,于宣德元年创立,专司教授宫内的小太监们读书识字,授课老师都是翰林学士,即便是和大明顶尖的国子监相比亦不遑多让。

“是,陛下!”

金英虽然不知道朱祁镇为什么突然之间要去内书堂,但作为皇帝的贴身内侍,皇帝的任何命令他都必须无条件执行,哪怕是让他去死!

很快,朱祁镇便在金英的指引下来到了在大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宦官培养机构——内书堂!

一到内书堂周围,一阵非常读书声非常突兀的便传入他的耳中,让朱祁镇不由自主的停下了脚步,就在门外陷入了沉思。

对于太监识字,朱祁镇前世也是很多人的看法一样,认为这是明朝的一大弊政,但是,当真正了解了明朝之后,你才会发现,其实明朝的权阉们并不都是祸国殃民的,也有利国利民的存在。

而文官也不都是为国为民的,也有为祸一方的,但是他们的名声却远没有太监的臭,最重要的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