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754章 【妙玉】  拯救诸天单身汉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随后,贾母又带刘姥姥逛了潇湘馆、秋爽斋、蘅芜苑等地。

潇湘馆清幽雅致,书架上搁得都是书籍,害得刘姥姥还以为进了公子的书房。

而秋爽斋是探春住得地方,她将自己的院落也布置的非常大气。

当地放着一张花梨大理石大案,案上磊着各种名人法帖,并数十方宝砚,各色笔筒、笔海内插的笔如树林一般。

那一边设着斗大的一个汝窑花囊,插着满满的一囊水晶球的白菊。西墙上当中挂着一大幅米襄阳《烟雨图》,左右挂着一副对联,乃是颜鲁公墨迹,其词云:“烟霞闲骨格,泉石野生涯。”

蘅芜苑是薛宝钗住得地方。里面如同雪洞一般,一色玩器全无,案上只有一个土定瓶,瓶中供着数枝菊花,并两部书、茶奁、茶杯而已。床上只吊着青纱帐幔,衾褥也十分朴素。

贾母当时就有些不乐意,“这孩子太老实了。你没有陈设,何妨和你姨娘要些。我也不理论,也没想到,你们的东西自然在家里没带了来。”

“老太太不知道,宝丫头从小就不喜欢铺张,也不爱那些花儿啊粉儿啊。”薛姨妈笑着解释道。

“她自己不要的。我们原送了来,都退回去了。”王夫人、王熙凤也都点头道。

“使不得。虽然她省事,倘或来一个亲戚,看着不像;二则年轻的姑娘们,房里这样素净,也忌讳。我们这老婆子,越发该住马圈去了。”贾母摆手说道。

项南一听,顿时笑了起来。

其实他挺懂薛宝钗的布置。

《天道》里说过,头脑复杂的人对简洁有着特殊的心理需求。

薛宝钗就是心思太复杂了。

按《红楼梦》中十二金钗的判词,薛宝钗是山中高士晶莹雪,本是最高尚,最纯洁,最超脱世俗,不在意金钱物质的。

可是她却偏偏出身于追名逐利的商人家,还有一个懦弱无能的母亲,以及一个招灾惹祸的哥哥,让她想超脱都无法超脱,想独善其身也办不到。

她只能仗着自己的聪明智慧,在红尘之中尽力周旋,交往每一个人,讨好每一个人,上到贾母,下到贾府的丫鬟,全都照应到。

就像书中,贾宝玉院子里的小红,贾宝玉自己都不认识,而薛宝钗但听声音就认出是她,还知道她是一个眼空心大,刁钻古怪之人。

可见薛宝钗的心思有多细腻。

按她自己的说法,“只愁我人人跟前失于应候罢了。”

所谓“应侯”就是应接侍候。在《红楼梦》整本书中,这个词只出现过两次,一次是薛宝钗自称要应侯贾府众人,一次是王熙凤要应侯宫里太监的勒索。

由此可见“应侯”并不是什么好话。薛宝钗本心也不想交往这么多人,宁愿隐居深山,遗世独立,偏偏实在放不下母亲和兄长。

而且古代的社会环境,也没法让她隐居逍遥,这就是她的烦恼之处。所以她经常犯病,需要服用冷香丸,压制心中的热毒。

……

随后,贾母等人又来到妙玉所住的栊翠庵。

妙玉是一位带发修行的尼姑,是在大观园落成之后,由贾府下帖子请来的。

之所以贾府要请她过来,是因为大观园作为皇后的省亲别墅,其实也相当于皇家园林,是必须要有寺庙道观的。

而既然要有寺庙道观,就必须要有人打理。妙玉的师父擅长先天神数,在京城宗教界颇有名气。

妙玉自己也出身官宦世家,精通文墨、佛学,模样又生的极好,所以被贾府请来做了栊翠庵的庵主。

项南知道她,可是并未跟她见过面。

一来他不像贾宝玉那般,听说是美女、才女就想见见;二来妙玉是带发修行之人,他身为外男也不好跟她见面。

所以这还是他第一次来栊翠庵。只见庵中花木繁盛,清净整洁,比别处更有一番清幽之境。

“到底是她们修行的人,没事常常修理,比别处越发好看了。”贾母笑道。

妙玉忙带道婆等迎接,“老夫人,请~”

回头瞥见项南,忽然一愣,继而又脸一红,急忙侧过脸去,“请进庵内说话~”

“我们才都吃了酒肉,你这里头有菩萨,冲了罪过。我们这里坐坐,把你的好茶拿来我们吃一杯就是了。”贾母摆手笑道。

妙玉听了,忙去烹了茶来。

片刻之后,就见她将一个海棠花式雕漆填金云龙献寿的小茶盘,里面放一个成窑五彩泥金小盖钟,捧与贾母。

贾母便吃了半盏,便笑着递与刘姥姥说:“你尝尝这个茶。”

刘姥姥便接来一口吃尽,笑道:“好是好,就是淡些,再熬浓些更好了。”

她是庄稼人,喝茶是为解渴。而京城多苦水,加把茶叶才好下咽,因此习惯喝浓浓的酽茶。

相比起来,贾家喝得是甜水,喝茶是为了品茶,而品茶以“清、淡”为上,跟喝茶解渴是两回事。

如妙玉所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