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章、姑爷上门  隋唐乙方大佬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使用,相对比较随意。

正厅是来客身份尊贵,或者谈重要事情时才用,以示郑重。

杨奇才进门厅,正准备往前厅去等,却又被高通拦住。

杨奇眉头一皱。

高通连忙解释到:“各房的掌柜们此刻都在前厅和主人议事,只怕姑爷去了,难免烦闷。”

杨奇听他这么一说,就对着老周管家和三郎说到:“也罢,我们就在这里等候便是。”

高通连忙点头哈腰:“委屈姑爷了。”

。。。。。。。。。。。

并州大街上。

邋遢道士边走边摸着装在胸前内衣袋里的书,暗自庆幸着:“还好书没事,不然叫我怎么向武兄交代啊。”

就在这时,他鼻子在空气里吸了吸,说了一句:“好香。”

邋遢道士停住了脚步。

香味是从一旁的酒楼里传来的。

“悦来楼。”邋遢道士摸了摸肚子,自言自语:“时候还早,我且去小酌两杯。”

他进了酒楼,找了一处无人的案几,盘腿坐下,又挥手招来小二,先要了两瓶酒,点了几样小菜,而后,也不等菜煮来,拿过酒瓶,自斟自饮起来。

邋遢道士正喝的,就听到一旁把案几围在一起的几个年轻书生在说着话:“宋兄有多久没有作诗了?一会等他来了,老规矩,让他作诗!”

“对,今日的诗赋会,定要宋兄作出首诗来,若作的不满意,就让他做东!”

几人正说笑,就听到一个声音传来:“诸位只怕不能如愿了!”

一个年轻人走了进来,拱手行礼:“诸位,宋某这正有一首诗,请诸位品鉴。”

他也不坐下,直接开口朗读: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在一旁饮酒的邋遢道士正在倒酒的手停住了。

书生们有的拿着筷子敲着,有的用手指在案几上拍着。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周夫子,三郎兄,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朗读到这里,宋醒不再往下读了。

其他书生都顿住了:“宋兄,后面呢,没了?”

在众人殷切的目光中,宋醒也不急着回答,他盘腿坐了下来,轻敲了敲桌子。

一旁的书生反应了过来,连忙给他斟上一杯酒,递了过来。

宋醒拿起酒杯一饮而尽,这才慢慢地说到:“这首诗可还行?”

一旁的书生们,连忙拍着手,说:“好诗!好诗啊!”

有书生问到:“宋兄,那后面的呢?”

宋醒又敲了敲桌子。

书生们连忙手忙脚乱地把他杯中注满。

宋醒又是一饮而尽,这才舒服地发出一声呻吟。

其他书生催促道:“哎呀,宋兄,可急死我了!你就快点把下面的诗吟出来吧!”

宋醒摆了摆手:“没了。”

“没了?”其他书生齐齐发出叹息。

这时,一旁传来惊呼:“后面没了!”。

宋醒转头看去,发出声音的是一个中年邋遢道士,他脸上的那副失落表情,和周围书生们的表情,如出一辙。

邋遢道士也意识到自己的不礼貌,当下拱手行礼:

“方才我无意间听到郎君吟诗,只觉得此诗豪纵狂放、大开大合,听得我是心潮澎湃。

又听得郎君说此诗只有这些,忍不住惋惜,这才出言惊扰,还望郎君勿怪。”

“无妨,无妨。其实这诗不是我写的。”宋醒大大口地叹了口气:“宋某听到这首诗之时,心情和先生是一样的,虽然这首诗只得上半阙,但已经让宋某叹为观止!”

邋遢道士已经站了起来:“那这首诗是何人所作?”

宋醒深吸了一口气,语气慎重:“此诗,不是凡人所做。”

众人都惊呆了。

……

高府前厅。

杨奇端坐在席子上,手上捏着一块小点心。

原本干硬的小点心,经过杨奇反复揉捏,已经变得细碎。

老周管家瞧见,他轻声说到:“公子,这都快两个时辰了。要不,我去后面看看?”

杨奇的嘴里冒出一个字:“等。”

前世身为乙方之时,就为了搞定一个客户,杨奇可以在对方公司门前等上三天三夜。

这两个时辰,对于杨奇而言,真的不算什么。

但在老周管家眼里,却大不一样。

他悄悄地靠近三郎,用肘轻碰了下三郎,小声说到:“哎,要按平时,公子肯定已经暴跳如雷了。看来,公子这次,变化真的不小啊。”

就在这时,听到一串脚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