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十二章 带病工作  小学女教师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是啊,网上不是有个段子这样说‘复习了才知道需要女娲补天,补着补着,发现其实是精卫填海,到最后恨不得盘古开天地。’说得还真传神,网上的神人真多啊。”海禾附和着。

也许是这段子挺有趣,郑老师一扫之前的愁郁,大笑起来,然后又指着海禾后面的落地电风扇:“海禾,你能不能把电风扇的头转到我这一边来。这初夏也热成这样,这腿打了石膏有些痒啊。”

说着,把手伸向打着石膏的小腿部想挠痒,但显然无济于事,不过是条件反射,习惯性动作罢了。

办公室天花板上一盏吊扇正在呼呼地转动着,但面对滚滚的热浪,也没有什么多大的作用,实在热得不行,于是叶涛、张巧分别从自己家搬来的一个立式的电风扇,办公室里凉快了一点。

其实学校是给教师办公室安装了空调的,但海禾办公室的同事都是语数主科,本来课时比较多,到了期末,更是抢着课去上,大家一整天基本在办公室和教室两头穿梭,没个固定。

一旦空调打开,一会儿凉,一会儿热,这冷热不均,反而个个都鼻塞感冒疲软,大家一商量,不如空调不要开了。

海禾把风扇头朝向郑老师,再把风扇调低,让风正好吹到她的小腿上。然后询问:“天真的太热了,你打着石膏,应该在凉爽或通风的地方呆着才是。要不,我把办公室空调打开吧。”

“不用,不用”郑惠琴连连摆手,“我可吹不惯空调。我在家里也是不开空调的。年纪大了,在空调房呆久了,湿气就重,还是这样比较好。”

海禾无奈,只得作罢。

下午第一节没有课,海禾得赶紧批改上午的试卷,下午第二节准备试卷讲解。但慢慢地,总觉得后脑勺紧绷着,装着一脑袋浆糊一样,无力疲乏,恨不得马上闭上眼睛就睡觉。

不管了,海禾心一横,将眼前的一叠试卷推到一边,调好闹钟,趴着睡觉。

这一觉睡得入境了,好像有谁在推自己,海禾迷迷糊糊地惊起,定睛一看是叶涛。

叶涛见海禾醒来,着急地说:“杨老师,你的闹钟响了二次,你都没反应,我怕你有课,所以赶紧叫醒你,你睡得太沉了。”

海禾一个鲤鱼打挺:“什么?闹钟响过了,我什么都没听见。”然后拿起手机瞟了一眼:“糟了,上课迟到了。”

海禾根本没想好这节课上什么内容,就胡乱在桌上抓起一些书本,往教室飞也似地射去。

海禾经过郑老师的班级时,班级门大开着,只见郑老师坐在轮椅上,左腿裹着厚厚的石膏,两手转动着轮椅的车轮缓缓前行,将课堂作业本放在实物投影仪上,准备讲解。

她在转轮椅的同时,左手总是不自觉得往小腿上挠一下,又收回去。

海禾知道定是她的脚痒得很,奈何石膏打得厚,毫无用处。

学生们都很认真,一点也没有下午一点的倦容,大家都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郑老师。

这一幕只在海禾眼前轻轻掠过,却让海禾停下焦急的脚步,有一种久违的感动在心头萦绕着,不仅仅是因为郑惠琴老师的带病工作,更多的是她找到对教育意义的认同。

不知什么时候起,教师的职业形象屡次遭到了一些社会人士的质疑。

且不说前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带生事件,就说附近中学某学生因为屡次违反校规,班主任老师请家长来学校处理事情,而那位学生趁家长和老师在交谈时,冲动之下直接就跑出校门出走。

校保安不让孩子私自出去,与该学生争吵起来,争执之中,孩子脏话连篇,根本无法想像出自一个初中生之口。这一幕被路过学校的行人拍摄下来,传到了热门的市民论坛上来。

一时之间,留言跟贴无数,也许校方有管教的问题,孩子有家教的问题,论坛里大家纷纷发表自己对此事的看法,起先,大家就事论事倒是一件好事。

没成想后面就出现漫骂的,诋毁的,渐成风气,连个说公正话的人也没有,仿佛当今社会上的所有教师都一时间成为披着儿羊皮的狼,变成了街头人人可打的老鼠。

海禾又想起记得有一次放学时飘起微微细雨,她和同事没有带伞,从校门到站台有一段小小的路,因为雨很小,她们也懒得借伞,就直接冒雨过去。

这时,一位学生看到她们,急忙把自己的雨伞往她们头上移,自己则全部暴露在细雨之中,还不等海禾反应,同事快速把雨伞重新推到孩子头顶,生气地说:“雨伞你自己拿好,马上回家,不准再给老师”。

当时,海禾纯粹地以为同事是因为爱惜学生,怕孩子淋雨感冒,后来她跟海笔说的一句话,让她至今记忆犹新:“怕孩子淋雨是其一,更重要的是放学时间,校门口有许多家长,万一看到,拍下照片传到网上,加个标题,说教师让孩子淋雨为自己撑伞什么的,我们是跳到黄河都洗不清了”。

海禾当时不以为然地说:“身正不怕影子斜,又不是我们强制孩子给我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