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玩于里武林,不知四季晨昏,以外界测算,当有两年光景,亲见此处变化日新,追根溯源,此方界域应是从炎黄年间初成,到今时今日,边界处仍在缓缓扩张,虚实相和,趣味无穷。”
“奈何贫道飞升在即,天外感召愈烈,不能久留,恰逢降龙神木,木中阳气爽彻可亲,栖息一晚,寄托秘法一篇,阐明原委,留待后辈。”
这一段话后面,便是一大篇讲解如何调动真气,舒缓精神,诵念咒语,沟通“里武林”的方法。
穆桂英把这一篇秘法仔细记下,目光随之落到了整篇文章的最末端。
“太平兴国三年,陈图南,留书于此。”
翌日,穆桂英携秘法回转终南山,将这番奇遇一字不漏地向淳阳道长说明。
不久,淳阳老道又找了无崖子,几人共同参研这篇秘法,渐有所成。
………………
方云汉离开终南山的三个月后。
东京汴梁,一座多生杏树的山冈之。
当今皇帝换了一身便服,由展昭陪同,又带了一些乔装打扮的护卫、宫人,在一座八角亭中谈笑。
“展护卫,你回去之后,包拯要是向你问及今天的事,你只说,是随朕赏玩一番城中的景色就好,可万万不要说,朕是特地出来,要见这个林道士的。”
展昭坐在一侧,只拱手称是,并不多话。
皇帝捉了自己肩头披散下来的一缕头发,看着其中夹杂着几根白发,叹息道:“包拯什么都好,就是太板正了些,朕御极天下十二年,日日夜夜的操劳,年纪轻轻的都有白发了。”
“难得如今边疆尽是捷报,朕这样略微放松一下,寻几个道人调理身体,也是为了日后更好的处理正事嘛。”
展昭听着他的话,心中暗想。
如果只是要调理身体的话,宫里那么多名医,只为他一个皇帝候着,难道还想不出几个好的养神理气的方子?
之所以非要见林灵素,估计也是听说了,两个月前,那道人采一片荷叶作舟,凌波百里入汴梁城,夜里炼丹引来虎怪精魅,又呵气斥退等事迹。
其实还有一重原因,却是展昭未曾细想的。
几个月前,那位重阳真人的事迹接连传到东京汴梁,不知道引起多少人的好奇,自然也在这个皇帝心里留下印记。
假如说,击退邪派、斩杀丁春秋等等,最多只是江湖中每隔几十年都会出现的绝顶高手事迹,虽然稀少,也不值得大惊小怪。
那么当后来,大破天门阵,白日里,天千百流星齐落,十八万大军,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这些,就有些超出武林逸事的范畴了。
“没烟峡长虹经天,天门阵白日星落”,在坊间流言之中,早就成了神仙的代指。
也让皇帝对这个重阳真人产生极大的好奇。
可惜,当他封对方为国师的圣旨、赏赐、邀请,一同抵达终南山的时候,那道人,居然已经离山远游,不知归期。
当年的陈团老祖,当世的重阳真人,似乎这些道家高士,都跟东京汴梁,缘悭一面。
皇帝遗憾之余,不免更加挂怀,这才有了日前他听说林灵素的事迹之后,念头一起,便无法遏制的一趟出行。
那天,他身边甚至只带了一个换了装的小太监,骑了一匹青鬃马,就找了林灵素借住的道观,亲眼见到了市井流言中,那尊被虎魔窥视的丹炉。
皇帝扮作寻常富家子,从一座丹炉盖子蹲着的狻猊像聊起,与林灵素攀谈间,发现对方谈吐气质远超常人,而且尤其擅长讲那些神仙趣闻。
就算是当初陈抟老祖与太祖皇帝对赌华山,这么一桩早就听烂了的事情,在他嘴里讲起来,也能别开生面。
两人一直聊到日落西山之时,宾主尽欢。
道别之时,皇帝送了林灵素一块宫中的玉佩,林灵素也坦然受之,又神神秘秘,说过几日要还皇帝一桩大礼,这才有今日的一场约见。
这皇帝往日里并不是个轻佻的人,回宫之后仔细一想,兴头过去了,心里就有了一些权衡轻重的意思,才特地唤了展昭同行。
万一那林灵素,有些不良的居心,有展昭在侧,应该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亭子里的两个主要人物,各有所思,却见远方杏林之间走来一个小道童,与拦路的护卫说了几句。
那护卫转头来向皇帝禀报。
“林道长说,请您往北面坡去,他好呈那份大礼。”
“哦,这道士今日却有些不爽利,故弄玄虚。”
皇帝笑骂一声,但显然也没有真的生气,已然起身往北面去了,展昭跟在他身边,亭子里里外外的侍从们一同追。
这山岗北面,是一座缓坡,坡下临水。
不知何时,水面居然已起了一座法台。
展昭跟着皇帝到那坡一瞧,就看见一个金冠红袍的道人,立身在法台之,向这边拱手。
一个柔和的嗓音,隔着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