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十七章,友与敌  与沙共舞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1月9日,***新年,埃及人民放假一天。

回到开罗的钱旦请地区部软件服务的几个兄弟在那家叫“金库”的湘菜馆吃“散伙饭”。

伟华在中东北非的生意越做越大,公司决定在新的一年将中东北非地区部一分为三,分别是总部设在埃及的北非地区部、总部设在阿联酋的中东地区部、总部设在阿尔及利亚的西北非地区部。

钱旦在地区部的几个人也要被一分为三,大家各奔东西,去向不同的未来。

钱旦和林汉会留在开罗,只负责埃及、苏丹、伊拉克、利比亚、也门、叙利亚、约旦等几个国家的业务了。

有几个被安排去中东、西北非的兄弟订了第二天的机票离开,钱旦咬咬牙点了两瓶茅台酒,他衷心感谢兄弟们又在一起奋斗了一年,地区部刚刚通报表彰了一批交付项目,其中软件的项目不少,他们的组织绩效也在各个部门间名列前茅。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他们并没有太多离愁别绪,而是热烈讨论着公司将在2月1日生效的新的“海外补助管理制度”。新制度很复杂,又是离家补助,又是艰苦补助,还增加了伙食补助,算来算去,每个人每个月可以比以前多拿几千块钱。

***新年之后,中国新年到了。

应钱旦、林汉的盛情邀请,老谢在春节前搬进了王海涛之前的房间,山不转水转,他们三人在两年之后再次成为舍友。

老谢和林汉都回国过年去了,春节留下钱旦独守空闺。

苏琳也留在开罗过年,她的男朋友过来了。

她的男朋友是个战争历史迷,对埃及最感兴的除了金字塔就是蒙哥马利与隆美尔一决雌雄的战场阿拉曼。大年初二恰好是星期五,他让苏琳带着去北部的亚历山大、阿拉曼一线游览。苏琳居然邀钱旦同行,钱旦居然欣然接受了邀请。

到了出发的前一天晚上,钱旦越想越觉得有些怪,他发了条短信给苏琳:“我跟你俩去阿拉曼,是不是很怪?”

苏琳回了条短信:“好像是哦!”

“我这两天吃东西吃杂了,肚子不舒服,不去了。”

“ok.”

于是,星期五钱旦继续独守空闺。

他起床后给秦辛打了个电话,然后坐在房间里打上网,看“新浪”、“天涯”、“文学城”、“倍可亲”上的春节。

2008年一开头,极其罕见的冰冻雪灾袭击着中国南方,很多回家的人被堵在了回家的路上。有人故作深沉地评论说之所以有拥挤不堪的“春运”,是因为城市太冷漠,没有给外来工们真正意义上的家。

钱旦不以为然,他以为“春运”是因为中国人的传统里始终在温馨小家的后面有一个长久互相守望的大家庭。即使在他乡有多么奢华的窝,到了这个时节仍然会有钱没钱回家过年,雪灾冰冻回家过年。

终于肚子饿了,钱旦决定去“grandmall”旁边的那家“costa”以一片奶酪蛋糕、一份金枪鱼沙拉、一杯美式咖啡为午餐,那是他偶尔在周末独自享受brunch的老地方。

他出了门,穿过迪格拉广场,沿着铁路旁的马路朝着“costa”的方向走。一辆黑色的宝马x5迎面驶来,他隔着老远就注意到了这辆在开罗并不多见的豪车,不自觉地盯着它看。车驶近后减慢了速度,停在了前方的路边。

车窗被放了下来,曾子健探头问候:“新年好!”

钱旦回到:“新年好!换豪车了,土豪!”

曾子健淡然地说:“刚换,去年生意还不错,我们家领导奖励我的!”

诗诗坐在副驾驶位上,灿烂地笑着,挥了挥手,却没有说话。

曾子健问:“你一个人往哪里走?”

钱旦说:“去‘costa’吃点东西,你们儿子呢?”

曾子健说:“她爸妈在家里看着,我俩去‘grandmall’买点东西。”

诗诗开了口:“宝宝在家闹得很,没叫你来家里吃饭了。”

钱旦说:“我也想你们忙得很,没找你们。”

“我们走了,拜拜!”

“拜拜!”

自从曾子健离开公司,诗诗做了妈妈之后,忙忙碌碌的钱旦和他俩联络少了。

偶尔遇见,诗诗撞见旧友总会在刹那间绽放出灿烂笑容,话却变得少了。钱旦觉着自己和他俩之间似乎生出了隔阂,却又讲不出所以然?

3月,路文涛调回埃及,和老谢、钱旦在开罗重逢。

尽管过去的中东北非地区部变成了北非地区部,但那栋朗讯的旧楼仍然显得拥挤了。他们的办公室从迪格拉广场边上搬去了离热闹9街不远的11街。

那天晚上钱旦加完班下楼正好遇见老谢,他建议:“我们去喝点东西,抽抽水烟吧,带你去个新地方,55号。”

“55号”是9街上一家阿拉伯式的bar,可以抽水烟、喝果汁、吃冰淇淋,还有大屏幕放足球赛。他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