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章 汝南道惟见中原乱,卧牛山巧遇裴元绍  三国之系统的任务罢了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主线任务:【卧槽,不对,卧牛】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既已脱离了曹营,需得找一个临时栖身之处。汝南尚未被曹操占据,不妨取道卧牛山前往此处。”

“任务描述:卧牛山上林木一片翠绿,你看卧牛碧吗?”

“任务奖励:解锁新地图‘汝南’,获得落脚点‘卧牛山’,一定几率获得部众若干。”

-----

往南疾驰的路上,系统又发布了一个新的主线任务。

汝南在隋唐时已经改名为汝阳,不过秦琼还是知道汝南这个地名的。

“汝南?那袁绍四世三公的袁氏,不就在汝南吗?那里莫非是袁绍的地盘?”

秦琼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非也非也,汝南的袁氏宗族早就搬走了,那里现在是黄巾的地盘。”

反正路上闲着也是闲着,诚哥就给秦琼普及了一下时代背景。

灵帝中平元年(公元184年),岁在甲子,大贤良师张角自号“天公将军”,头裹黄巾,在冀州发动起义。

短短一月之间,天下七州二十八郡云集响应,打了大汉朝廷一个措手不及。

然而在朝廷解除党锢、调集精兵良将的镇压下,黄巾义军从三月坚持战斗到十一月,随着汉将皇甫嵩攻下曲阳斩杀张宝,第一次黄巾起义终究还是失败了。

黄巾大部虽被镇压,但小规模的抗争从未停过。

中平五年(公元188年),各地黄巾余部再次发动起义。

声势虽没有第一次那么大,但也逼得汉朝廷头疼不已,最后干脆直接把军政权力下放到地方。

你们地方豪强谁爱跟黄巾玩谁去玩好吧,他88年的朝廷玩不过他。

而不论是第一次黄巾起义,还是第二次黄巾起义,南阳、颍川、汝南等地都是黄巾的主力区域。

因为这些地方乃是大汉最为精华膏腴之所在,无数世家豪强聚族于此。

一个地方的地力是有限的,要想将这群不事生产的清贵们伺候得白白胖胖的,那当地的农人黔首自然会被往死里压榨剥削。

这样恶劣惨酷的底层环境,只要出现一个黄巾,顷刻间就能拉起数百上千人的队伍。一波被镇压下去,另一波又冒了出来。

杀之不尽,斩之无绝。

也正因为此,起义镇压起义镇压,十几年战乱不断之后,曾经良田盈野的汝南等地,早已成了千里白地。

整天愁着明天去哪搜刮钱粮的诸侯们,没什么人会对这块荒地产生兴趣。所以,这里就成了黄巾余部的安身之处。

也就是汝南紧挨着曹操的地盘,担心和袁绍干架时后方被袭扰,曹操最近才开始把注意力往汝南分了一点。

如今占据汝南一带的黄巾,其首领名叫刘辟和龚都。

他们两人为了自保,已经遣使归顺了袁绍。

当然,这些事情目前和秦琼没有关系,他唯一要做的,就是沿着任务中说的路线,往汝南而去。

为了躲开可能的追兵,这一路秦琼走的都是乡间小路。

这时候秦琼才发觉出有一个系统的好处:

乡间道路驳杂,不是本地之人很难走通。秦琼虽是初至,但他脑中的系统却如一幅活的舆图般,详细地指出了方向和道路:

“高诚地图持续为您导航~”

“沿着这条路往前走八里后右转。”

“前面有个岗,过了岗后穿过左边的林子。”

“看到那个村了吗?不用进去,直接绕过去就好。”

“秦下士,将你的坐骑前进五步!”

“咦?好像乱入了什么?”

……

连日奔行,途径之处果然如诚哥所言,尽是荒无人烟。

遇见第一个村落时,秦琼还进去找寻了一番,惟见屋舍倾圮,蛛网暗悬,甚至还能见到一二未被豺狼啃噬干净的骨殖,依稀有个人形。

脑海里的高诚长叹一声:“‘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乱世流离,一至于斯啊!”

秦琼默然无语。

一连行了数日,地平线上忽然跳出一座高山。亏了小高的提醒,秦琼才知道,这就是任务中所说要经过的卧牛山了。

既是上山,秦琼便也不再骑马,松松地挽着缰绳,牵着马在山路间走着。

行到一林木茂盛之处,忽地从树影里跳出十几号持刀瘦汉,将秦琼围在路中。

为首一人头裹黄巾,身穿战袍,手中一杆上了锈的长枪,指着秦琼大喝道:“小子站住!速速将身上钱物并兵器马匹,尽皆交给乃公,不然,可惜你这一条好性命!”

秦琼饶有兴致地环看了一圈,见这群劫道的山贼都面带饥色,瘦弱不堪,拿刀的手没有一个是稳的。

就连这个贼首,脸上都没多少肉,骨架大喇喇地支棱起衣袍,颇有几分滑稽。

一群穷贼,也敢学人翦径吗?

见秦琼竟然露出了笑,贼首十分不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