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十七章 袁术的秘密任务  仲帝首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接受了天子的制书之后,阎象离开宫殿,领着使团下榻驿馆。

转身后,宫墙之间的权力角逐预想可知,但是,这也是远在江淮的主公愿意看到的。

阎象虽然迂腐,但不愚蠢,他知道,自己来许昌的目的,也知道袁术需要他做些什么。

没有人比他更能理解袁术的困境,阎象恰恰是最知道内情的这个人,因为他最早跟随袁术,早到可以追溯到洛阳,追溯到可以看见时空里那个鲜衣怒马的少年。

袁术少年时期其实并不好过,上面有咄咄逼人的袁绍,下面有虎视眈眈的诸位兄弟。

家族之间的倾轧远比庙堂的更迭更为艰辛,也更为险恶。

一口水,一粒粟米,甚至一件衣服都有可能是来自暗处的冷箭。

你以为为什么袁术在天下未乱之际到南阳任官?在太平盛世,这都有同一个词来解释,贬谪!

四世三公的袁家嫡子竟然不是从宣室为官起步,这本身就是一种极大的羞辱。

阎象记得,那时的袁术在他面前展现了不为人知的一面,独自一人,躲在黑暗的房间里,抱着一罐蜜,一边吃,一边流了泪。

不是生活的苦太多,谁会想着没事儿吃那么多蜜?

也是袁术离开洛阳的那一年,袁术的生母逝世,草草下葬,连最后的体面都没有保留。

阎象如今六十多岁了,他至今仍旧记得,身患重病的那个女子,一身病骨,化了人世间最美的妆见了袁术一面,就只有那一面,她保留了自己最后的体面。

再之后,至死也不见袁术一面。

她卧床不起,用自己的鲜血与阎象盟誓,生死不休,扶持袁术。

十余年前,那个明媚的女子依稀可见,像是什么都没改变。

阎象为了这个誓言,一直都尽心辅佐袁术,从未改变心志。

哪怕现在袁术疏离他这么久,哪怕现在又交给他这么一个九死一生的任务。

心绪渐平,阎象枯坐堂前,看着这封绝密的帛书,他决意,许昌就是最后的归宿!

帛书是袁术临行前交给他的,上面只有一句话,“乱许者,董承也!”。

在灯火上燃尽最后一丝帛书,阎象对外呼喊侍从,道:“准备车架,赴宴!”

宴会是天子刘协赐的,宴会举办的地点却是,司空府。

阎象卷起车帘,看着车外的路上满是车马,身着各式服饰的家仆们手提灯火,宛如点点星辰汇聚于司空府。

司空府距离天子的皇宫很近,严格来说,只有一墙之隔,这样做的目的,不言而喻。

到了地方,阎象走下车架,司空府早有侍从等候,指引着他往主宴会场地去。

灯火通明的司空府欢声笑语,歌舞升平,一派祥和之气。

宴会的主场在一处高楼之上,高楼露天,只有小片屋檐遮住席位,屋檐下有水渠相通,这水渠的目的是文人雅士的一个妙处,“流觞曲水”。

屋檐之间有一个空着的露台,早有乐师在露台之下奏乐,露台上却是因为主宾未至,没什么歌舞。

这种宴会不是正规的天子赐宴,也完全不符合汉代的宴会标准。

只因为宴会的发起人是曹操,他想怎么办就怎么办,谁又敢说什么?

主檐下,一身常服的曹操早已落座,阎象走过去,嘴里不住道:“曹公,在下来迟了!”

曹操不以为意,道:“纪权先生车马辛苦,多休息片刻,无妨!多年未见,纪权公还记得曹某乎?”

周围的文臣武将都是曹操心腹,听到曹操的话大感惊讶,原来阎象与曹公是旧识?

阎象却面露笑意,答道:“樊楼之中,曹公喝混酒的样子,在下一直记忆清晰!”

如此正经的阎象开起了曹操的玩笑,曹操却高兴不已,哈哈大笑,道:“酸损文人,快快坐吧!”

阎象也似乎想起了当初的旧事,也不拘谨,落座在曹操右侧。

坐毕,曹操见众人一副大惑不解的样子,便向众人讲起了当年的趣事。(作者杜撰)

原来,曹操当时家教很严,总是与袁氏兄弟在一起,主要是因为囊中羞涩,偏生曹操嗜酒如命,总是也不给酒钱。

那一日,曹操照旧拉着两人去喝酒,说要请两人好好喝一顿酒。

樊楼之上,不过片刻,曹操就假装酒力不济倒在席间,袁氏兄弟正疑惑曹操的酒量怎会如此不济的时候,樊楼主人就来要酒钱了!

来来去去,曹操足足欠了樊楼数万钱,被逼得没法,只能借口请袁氏兄弟喝酒,装醉,让他们给钱。

二袁哆哆嗦嗦凑齐了钱,把装醉的曹操唤醒,曹操跳起来哈哈大笑,一口酒一口菜,提也不提酒钱的事儿。

袁氏兄弟却不恼怒,笑眯眯的看着曹操,曹操心里发毛,只觉得有事发生。

不过片刻,腹中咕咕作响,曹操提着裤子就去找茅房。

一夜之间,酒没喝成,反倒是腹


加入书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