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七十九章 大结局  我真的不想当奸臣啊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有其他的一些户籍。

统一采用一个名片,当然,若是当官的为了证明身份,特意多制造了一个名片,用以识别身份。

将限制只能从事父辈的事业给废黜了,也就是说工匠的儿子可以不用当工匠,可以去杀猪,可以去行医,也可以去当官。

这些内容的改变,使得长安城又乱了。

“谢纪天天惹事情,这太过于荒唐了。”

“荒唐有什么用,你能阻止吗?”

长安城中的民众看着今天的这一份报纸说道,这份报纸就是谢纪对于一些措施的优点,并让民众好好遵守。

同时,全国的道路都在修建当中,一时一会,也没有修建好。

不过谢纪这次修建道路却没有搞得天怒人怨,因为花钱了,对修路的人有一些补贴。

若是不幸实在修路面,还可以对家人进行十两银子的补贴。

因此民众,喜不自胜,也没有什么反对,相反,还争着去修路。

——————

第二年春天,许多路途已经修建完善了。

今年的粮食大丰收,可能是天祝谢纪吧,最近几年都没有遇到什么天灾的。

由于杂交水稻的研制出来,迅速将他推到全国,引起了一场风波。

各地对于这则好消息,纷纷眉开眼笑。

由于户籍制度已经差不多处理好了,因此每个人都获得了属于他自己的名片。

因为放开了只能待在一个地方的限制。

因此流动的人口变得多了起来。

商业也发达了起来。

同时谢纪为了防止人人都去从商,规定了商业要交百分之六十的赋税,管你是赚还是不赚,这是因为谢纪明白古代重农轻商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商业不稳定,现在是古代社会,还需要有人种粮食,因此这改进的还需要后人去改变,等到步入现代社会自然而然就改变了。

现在是要消除对商人的歧视,虽然交的赋税变多了,但是也确立了保证商人的一系列条例。防止经商的成果进入了官员的口袋。

——————

未央宫。

“陛下可有忧愁?”

萧玉见到皇帝心中有点愁苦,于是便笑着说道。

“你说,谢纪这些政策如何?”

“丞相之功,可与秦相吕不韦相提并论,定会流传千秋,成为后人的一番佳话。”萧玉边在旁边为皇帝整理一些文书,边说道。

“吕不韦?”皇帝皱着脸说道。

吕不韦?著作一本《吕氏春秋》,想要让这本书成为帝王的为政之道。

谢纪呢?

“萧玉,你说心里话,谢纪的政策都是好的?不是他的一己之私?”

皇帝突然对着萧玉说道,现在只要谢纪要提出的政策,他都会同意,久而久之,那些朝臣便不会来过问他的意见,只要找谢纪就行了。

虽然谢纪每件事情都会找他商谈,也确实很有道理,但是自己感觉却那么不爽啊。

“陛下,丞相的政策确实是利国利民的政策,他考虑的万民,考虑的是整个天下苍生。”

天下苍生?

皇帝听到这句话终于明白谢纪想要的什么?

他考虑的是天下苍生,但是他考虑是不是我的天下苍生,而是他的天下苍生。

他对整片天下的重视大于他对整片天下的重视。

谢纪,他忠的是整片天下,而非他,自己只是他的一个工具人而已。

皇帝终于意识到了这一点,难怪谢纪有点古怪的地方。

比如他不为他家族考虑,一个不重视家族的人是很可怕的。他重视的是天下万民,为了万民甚至会牺牲一些人的利益,但却没有手软。

他一直与世不容,他想要将整个天下改变成为他心目中的天下,因此他欺骗了他,也不算欺骗了他。

看谢纪的行为,他极力限制官员的权利,但是自己的权利却没有限制,他极力增强百姓的权利,甚至会为了百姓的而让他们都有读书习字的机会。

他推行律法,用律法代替人情,一直在废除那些可以使用特权的律法,甚至找事故去废除他所以为的不公平的律法。

但是,他确实享有律法的特权,这一点他从未提出废除。

于是,便将这个疑惑问向萧玉,看他怎么回答。

“陛下,丞相想要将法律的权威提高到至,也就是说,他想要将法律代替礼法的作用,同时不废除礼法。用律法惩戒犯罪的人,用舆论揭发不道德的人。这不可谓不高。但是他却忘了,自己才是那个践踏法律的人。”

“不过,他也许知道,但是他更明白,唯有将权利集于一身才能推行他所谓的律法。一旦他放权,那律法也就轰然倒塌,只有深入人心,才能像商鞅那样,人死而政存。”

“因此,在没有贯彻一切之前,他不会承认自己的错误,也不会放弃自己的特权。但是他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