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章 作者,不详  大唐第一嘴炮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老王走到床底下,摸出来一个四方形的小盒子。

打开盒子,里面是一小叠稿纸。

纸张在唐朝算是奢侈物品,不过好在老王他那死鬼老爹以前阔过,留下不少纸张,足够老王挥霍的。

从里面抽出了一张,“就你了!”

《相思》,王维。

“看在大家都姓王的份上,哥们你担待一点哈!没办法,为了生活嘛!”

老王一边说一边对着稿纸拜礼作揖。

贴身藏好稿纸后,老王便出门了。

目的地,平康坊。

准确的说,是平康坊北里。

平康坊北里是个什么地?

这是一个神奇的地方。

文雅一点的叫法,叫“风流薮泽之地”。

通俗一点的叫法,叫“红灯区”。

为什么去这里?为了赚钱。

但别误会,不是去做男公关,毕竟十二岁的小屁孩那方面功能也不怎么健全。

纯粹是去卖诗。

要说长安城里文风最鼎盛的地方是哪?

除了务本坊的国子监,那就是平康坊的北里了。

一到晚上,北里的小姐姐们一个个化身为诗仙、诗圣、诗王、诗佛、诗鬼……

总之怎么文艺范怎么来就是。

因为常年流连平康坊的选人们喜欢这个调调。

毕竟市场经济嘛!顾客就是上帝,满足顾客的需要,是服务行业的基本原则。

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也是最先由这里传唱出来的,所以说它文风鼎盛,一点也没错!

比如之前大热的一首《渭城曲》,就是从这里传唱出来的。

至于作者,不详。

今天,某个没钱买米的不详作者又来卖诗了。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