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五章红袖暖床  顶天立地小丈夫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动。

“少爷,”

前来收拾饭桌的红袖有些忐忑,“今晚的菜不合你的胃口吗?”

“怎么会呢?”

李岳微微一笑,“只是一个人吃饭没什么滋味,若红袖能陪少爷一起吃饭,少爷定能多吃几碗!”

“呃……”

红袖微微一怔,顿时俏脸通红,连忙埋头收拾起了碗筷。

“我去书房,”

见红袖一副羞赧模样,李岳这才发现自己的玩笑可能过火了,连忙交代一声,匆匆地走出了客厅。

听到脚步声远去,红袖才偷偷地抬起头往门口望了一眼,羞红未退的娇俏笑脸上泛起了丝丝笑意,有幸福的味道。

李岳的确是想去书房。

俗话说秀才不出门能知天下事,可是,为何不出门便能知天下事呢?

因为秀才能识文断字啊!

右边厢房就是书房,房间很大,三排书架上被各种书籍码得满满当当,其中,甚至还有几卷竹简……李家家资丰厚,又自诩“耕读传家”,因而藏书颇丰。

李岳一眼便看到了那几卷竹简,不禁有些好奇,径直走过去就准备拿下来看看,谁知那竹简却好似和书架何为一体似的,十分牢固。

这是什么情况呢?

李岳有些不信邪地用力一拽,却听得“吱呀呀”一阵沉闷的响声,那书架竟缓缓地向两侧移动了起来,不多时便露出了一道三尺来宽的通道。

竟是密室?

李岳不禁激动了起来。

听忠叔的口气,这李家自太老爷传承下来,少说也有六七十年的积蓄,想来这密室里一定还藏着宝贝。

走进通道,便又一个小小的木梯直通地下,李岳提着一盏马灯小心翼翼地沿着木梯爬了下去,下面却是一间三米见方的地下室,四周用青石砌成,两排长条形木桌靠墙而放,每排桌上都摆着三口包铜木箱,一共六口。

不过,箱子都上着锁,李岳并没有钥匙,但他猜也能猜出来箱子里放着的应该也是些金银。

除此之外,里面再无其他,李岳也就没了兴致,爬出了地下室,回到了书房,将暗门合上,开始在书架上找起书来。

《论语》?《孟子》?《大学》?《中庸》?《诗经》?《尚书》……

一看书架上的书,李岳就懵了。

这里竟然也有四书五经?

这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难道这个世界的历史在哪里走岔了?

可是,到底是在哪里走岔了呢?

对了,还有史书啊!

李岳连忙又在书架上找起了史书,有了史书就能搞明白心中的疑惑了。

《史记》?

竟然连太史公的大作都有?

《楚书》、《后楚书》、《汉书》、《晋书》、《梁书》、《隋史》、《唐书》、《五代史》、《宋书》、《金史》、《辽史》、《元史》……

看完书架上整整两排史书的书名,李岳顿觉恍然。

在楚汉争霸时,这个世界的历史就走岔了,但慢慢地又回到了原来的轨迹,最终变成了李岳熟悉的模样。

只是,这大煌王朝……难道历史在元末又走岔了?

可惜,书架上并没有《大煌史》或者《大煌书》,不过,李岳却找到了一本小说《元末群英传》,而且是手抄本。

匆匆地读完了《元末群英传》,李岳这才明白了:原来,这个世界的元朝与他原来那个世界的元朝竟然十分相似,而且这元末义军中同样有明教的势力,最终夺得天下的也是明教之人,叫做朱元魁,但书中并没有“朱重八”或者“朱元璋”这个名字,不过,这朱元魁的经历和性格倒与朱重八十分相似。

或许,这种相似是一种必然,在那样的乱世,也只有他们这样的人才能夺取最后的胜利吧!

读完《元末群英传》,他又找出一本《义阳县志》看了起来:

义阳县,北濒圣龙江,西接祖巫山脉,东接义顺县,南邻湘阳县……西周孝王二十三年封义阳侯于此,大汉仁宗三年置县,隶宜阳郡,大煌太祖天武元年置义阳府,治义阳城……

“笃笃……”

李岳正读得入神,房门却被轻轻扣响了,随即响起了红袖甜甜的声音,“少爷,茶水泡好了,我给你端进去吧?”

“进来吧!”

李岳觉得这应该也是规矩,只得放下了书。

“吱呀……”

红袖这才推开了门,端着个红木小托盘款款地走了进来,给李默倒好了茶,又甜甜地问了一句,“少爷要写字吗?红袖替你磨墨……”

“不用了,”

李默连忙端起茶杯掩饰着自己的心虚,“我不写字,你回去吃饭。”

开什么玩笑,就他那毛笔字,写出来咋见人?

“哦,”

红袖轻轻地应了一声,“我已经吃过了。”

说着,红袖拿起托盘转身就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