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三十三章 死亡  白金之躯首页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历历在目,一切都清晰无比,从不遗忘。

仙人的人生漫长无比,无数倍于常人的一生,其经历的感情更长远,其体验的感动更丰富,其心中留念的璀璨也更壮阔。

这样的记忆,也是远超常人的沉重,其中的一点失去,悲伤就能超过凡人的承受。

只有玉微这般仙人的心境,抵过了大道的考验,才能平淡的压住这种悲伤,保持自身的情绪。

可是这并不代表,仙人没有悲伤。

相反,那悲伤更庞大,可以维持更久,只是仙人的心灵坚韧更胜这股“庞大的悲伤”,以一片无垠的大海,容纳情绪的支流。

表面看上去,便是太上忘情,经历感情,承受情绪,却不为情所动,不让情感干扰自己的思考。

但其中,感情依然存在,只是打扰不到仙人坚定的意念。

如今见到可称“叔叔”之人的逝去,玉微也心有所感。

更何况,这死去的熟识之人,是他有机会救下的。

他们死去的时候,离玉微不过百丈。

这一点距离,不用说仙人,连武者眼里都是转眼的距离。

对于凝血的玉微,也就踏步出去,伸个手就有办法救下。

可惜,那时的玉微正在突破凝血境界,无力出手。

这一小段的时间差,便造成数人丧命。

若他动作再慢点,恐怕整个清河镇的人都要死光。

眼下这九口棺材,已经是他出手的结果,是他击败敌人的“不幸中的万幸”。

可这仍表示,他有九人没有救到。

玉微不禁目光低垂,对于无法拯救的性命叹息一声。

他心里默默道:“若我仍有些仙人之境,又岂容这种惨剧发生,甚至死者亦能挽回。”

当然,玉微也明白这只是一句空话,只是一种“如果”。

“终究,是力量不足。”

玉微的目光变得沉重,有光芒流转。

弱者难以拯救他人,反而容易赔上自己的性命。

只有强者有办法拯救人,但强者之力也有尽,无法拯救所有人。

这个世界上,危及生死的争杀、天灾、疫病、寿数实在太多了。

强者也无力拯救众生。

玉微的目光有光,在仅有自己的房间呢喃:

“普通的强者不行,唯有成仙成神,方能拯救众生。”

如他曾经所言,一切不足之处,只是境界不够高。

仙人一念,横扫星辰,入微至原子,若有心维护,其法力足以约束世上的一切,“温柔”的照拂亿万万生灵。

仙神的念头,可以兴发雷霆,抚平海波,平息地震,断绝疫病,制止争斗,引导国度。

甚至死亡,也能避免。

如果境界足够,这种肉身上的死亡根本不是终点,还能有神魂离体,重塑肉身。

境界再高一点,连魂飞魄散都不算死亡,还能有元神留存,纯阳神念不灭。

再高一点,连神念毁灭,亦不算死亡,还有仙道真我存世,无需载体,我思故我在。

境界越高,离死越远。

为此,才需要修行。

修行的最大意义,就是战胜死亡。

令短生的物种,也能得到永生的权利。

这也是仙道,乃至其他神群修行体系的建立初衷。

仙神,长生久视,恒存不灭。

长生,便是畏死,不灭,便是畏亡。

死亡是终点,能让人生的一切都化作尘土,一切绚烂都变回空白。

幸好,有古之先贤开辟修行的道路。

在这样的道路下,人能够战胜死亡。

修行,为的就是超脱死亡,让自己的道路再无“终点”。

活的更长、直到与死无缘。

拯救更多人、甚至挽回已死之人。

唯有战胜死亡,才能经历更多的事物,见证更多的胜景,践行更长远的道路。

仙道从来不言“轮回”,因为死亡便是死亡,便是终极的失去。

除去玉微这样,自己都不知为何的“转世”,仙道从不认可转世。

因为仙道求的同样一个意识,转过一世,便不再是那个人。

但没有转世,却有“四死”。

不是四种死法,而是四种死亡的阶段。

人死为鬼,鬼死为聻,聻死为希,希死为夷。

修道人肉身死后,若魂魄尚存,便成了鬼,还能抛弃肉体修成鬼仙。

但若魂飞魄散,便是鬼也死了,那就剩下残余念头,是为聻。

若聻也死了,连念头都没有留下,那天地间就剩下他曾存在的一丝信息,视之不见,是为希。

希已于现在不存在,就像被投入黑洞,但依然有微弱的信息,转换为其他物理量,留痕于视界,残影于宇宙辐射中。

如有大能照见过去未来,还能见其残影,说不准能用大法力


加入书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